天天妈妈有话说
本文作者是一位儿科医生,也是一位妈妈。她用自己的专业工作经验告诉大家:秋天的病娃,十有七八是捂出来的病!
天天小时候被姥姥姥爷看着,也是穿得很多。我在家穿短袖干家务,天天就已经被姥姥穿上了小马甲。我说孩子穿太多了热,姥姥就说,孩子老坐地上玩,地上有风……反正就是不能少穿,要不就会病!为了少穿衣服这事,我真是没少和姥姥掰哧。
强烈建议大家把这篇文章打印出来,回家给老人们看看。特别提醒:如果是爷爷奶奶看孩子,就让老公给;如果是姥姥姥爷看孩子,就自己给。
秋天天气凉得快,几场秋雨,几场秋风,气温应时而落。
天冷要加衣服,此话对有孩子的家庭绝不需提醒,早层层叠叠加上了。大人还在单衣,孩子可能已穿了保暖内衣。儿科医生给孩子查体时,10个得有7-8个身上全是汗!不夸张的讲,身上全是湿的!
我询问孩子妈妈,为什么给孩子穿那么多,孩子妈妈幽怨的望着姥姥,姥姥搭话说:孩子流鼻涕了,怕着凉。
给孩子穿得过多,经常发生在由中老年女性比如奶奶姥姥或阿姨带养的孩子身上。一般中老年女性体质寒凉,畏寒怕冷,穿得比较多,因此也觉得孩子冷,总是给孩子增加衣服。
孩子新陈代谢旺盛,怕热不怕冷,而且孩子经常处于停不下的活动状态,所以孩子一定要比大人穿的少。
“要想孩子保平安,要带三分饥与寒”,这话谁都知道,可是到了自家的孩子,就一定要捂起来!不然,就觉得对不起孩子。
要知道,孩子的病十有八九是捂出来的!1穿多-汗多--皮肤疾病
数九寒天,我在门诊见过出痱子的孩子,一身皮疹就诊,一看全是痱子。降温的速度总赶不上加衣服的速度,也赶不上室内温度增加的速度。
孩子穿的里三层外三层,汗多汗管堵塞,皮肤透气不好,清洁不佳,造成痱子、湿疹、脓疱疹。
2穿多-尿少--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孩子穿的多出汗多,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增加了对尿道口粘膜的刺激和损伤,造成外阴炎或龟头炎。而外阴炎清洁不佳,感染逆行,可造成泌尿系感染。
3穿多-便干--肛裂、便秘、腹胀、消化不良
穿的太多出汗多,如喝水再不能保证,会造成大便干燥,大便密结变粗变硬,造成排便困难,孩子用力排便会造成肛裂、出血,恐惧排便会造成便秘,而如果两三天没有大便,患儿会出现腹胀、食欲减退。
4穿多-便干--发热咳嗽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之前或同时常伴有大便干燥或便秘。中医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不通,肺热不能排出,即容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孩子穿的太多,造成便干,不仅会导致消化道的症状,也是引起呼吸道感染很重要的因素。
5一捂,会捂出这么多问题
给个简单易行的穿衣原则:和孩子爸爸穿的差不多就行啦!
尽量少给宝宝穿保暖内衣,包括冬天,千万!厚厚的保暖内衣穿在身上,一活动一身汗,穿脱极不方便,不换汗捂在身上,换了一身凉透,都易生病。
判断孩子穿的是否合适别摸手,摸摸脖子,光溜就是合适,黏糊就是有汗穿多了。或者你跟着孩子跑跑,看你能穿住多少衣服。
适合中国孩子的“穿衣公式”
各国观念不同,要我们的孩子像外国的孩子那样冬天穿条短裤,确实很难做到。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孩子今天穿这么多衣服是舒服的呢?有没有可以量化的公式?
有。那就是:气温加上衣服所能增加的温度,控制在26℃,是孩子最舒服的穿衣状况,不会着凉打喷嚏,也不会动一动就出汗。
根据测量,每件衣服能增加的温度:
比较厚的羽绒服相当于9℃,
薄款羽绒服相当于6℃,
稍厚的棉衣是5℃,
厚羊毛衫是4℃,
棉背心4℃,
抓绒衣服、薄外套是3℃,
厚的棉毛衫2℃,
短袖T、薄的棉毛衫是1℃
若温度为22℃,那么穿一件短袖T加一件薄外套就可以:22+1+3=26,控制在26℃就可以。
不懂?下拉看图↓↓
亲亲宝贝幼儿园主题绘本早期阅读,帮孩子调整情绪,爱上幼儿园
每天都在审读各种绘本,终于被我挖掘到了一套有意思的好书。这套《幼儿园主题绘本早期阅读》包罗万象,不仅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各式各样的画风、配套的手指纸偶也是一大特色,特别适合亲子阅读,一起玩、一起演。
这套绘本在韩国有作为幼儿园教材使用,里面的色彩和画风孩子们非常喜欢,内容方面其实文字比较少,很适合1-5岁的小宝宝阅读。
教育家说: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阅读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特别是亲子阅读。很多年后,当孩子回忆起傍晚和父母在一起的阅读时光,嘴角应该都是不自觉地在上翘着微笑吧:)
为了方便大家,先放团购细节,着急的可以直接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