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体的健康与否,很大程度可以从大便的颜色、形状和黏稠度中看出来。
大便的颜色一般有5种:
1,黄褐色
食物消化后受到胆汁的作用,粪便自然会呈现黄褐色,这代表拥有健康的身体。2,黑色
可能是上消化道出现状况,如胃、十二指肠出血。而之所以会呈现黑色是因为血液在胃中氧化后会变成黑色。另一种情况可能是前一天吃了过多含黑色素的食物,如墨鱼面、动物血或肝脏,或是含铁质的药物,无需过度担心,持续观察情况是否有改善。3,浅白或灰白色
由于胆管受阻导致胆汁分泌不足,如结石、肿瘤或蛔虫所引起,没有胆汁参与作用的粪便会呈现灰白色。需进一步检查肝、胆、胰脏功能以确认胆汁不足的原因。4,绿色
肠道健康的问题,可能是肠道发炎、病毒感染,或因腹泻导致胆汁来不及分解所致,多数伴随腐臭味。也可能和饮食有关,如摄取过多深绿色蔬菜、服用维生素或抗生素等。5,鲜红或暗红色
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所致,如小肠末端、大肠溃疡等。如果血液在消化道中氧化并随粪便排出时,可能呈现暗红色。若因痔疮、肛裂等情况,血液还未混入粪便时,则会呈现鲜红色。红色粪便也可能和饮食有关,如吃过多红肉、火龙果、甜菜根、胡萝卜、番茄等。根据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BristolStoolChart),人类的粪便共分为七类,你的粪便是属于哪一类呢?
第一型:颗粒状的小硬球
粪便又干又硬,不容易排出。主因可能是饮食缺乏纤维或水分,导致肠液分泌不足,间接影响肠胃蠕动的能力。其他原因包括工作压力大、容易紧张等。第二型:香肠状,表面凹凸不平
比第一型好一些,可能是众多颗粒所组成,原因可能也是蔬果吃得太少和水分摄取不足。第三型:香肠状,表面有裂痕
整体形状比第二型规则,粪便也较软。第四型:香肠或香蕉状,表面光滑
此类型为最理想的粪便形状,粪便表面少裂痕,排出时柔软且容易通过。第五型:块状,质地柔软
形状较不规则,但排便过程顺利。可能是肠道无法有效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养分。第六型:散状或糊状
可能是肠道细菌失衡、细菌太多,或是蛋白质吸收失常造成的。第七型:水状,无固体
可能因细菌、病毒感染而导致腹泻,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油炸辛辣食物。若情况持续,应立即就医并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总而言之,健康的粪便应当是黄褐色、形状为长条状、无恶臭的味道、软硬度适中,每次排便约以二至三条为佳,排便次数从一天三次到两三天一次都算正常。
记得,下次冲厕所之前,回看粪便最后一眼,也许这几秒钟的“一面之缘”可以及早发现身体发出的信号,从而改变人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