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泻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阿米巴病中医诊疗方案第二千六百四十四 [复制链接]

1#


  阿米巴病是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亦称根足虫)引起的传染病,有肠道阿米巴病与肠道外阿米巴病之分。肠道阿米巴病以起病缓慢、便下含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不显;病程较长等为主要临床特征,亦称阿米巴痢疾;肠道外阿米巴病主要为阿米巴肝病,包括阿米巴肝炎和阿米巴肝脓肿。本病一般呈慢性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而其少数暴发型可引起肠出血、肠穿孔甚至死亡。是寄生虫致死人数中继疟疾和血吸虫病之后的第3位,对小儿健康威胁较大。

阿米巴病无明显季节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小儿随年龄渐长而感染率渐增,发病高峰在10~14岁。呈世界性分布,有1O%的世界人口感染,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好发,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其流行与环境卫生水平关系很大,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营养缺乏,卫生条件差,阿米巴病较常见,一般农村多于城市。阿米巴痢疾属中医学痢疾范畴;肠道外阿米巴病属中医学胁痛、肝痈等证范畴。故在中医古籍中有关肠澼、下利、痢疾、肝壅(痈)等病证中有对本病症状的相似记载。

《金匮要略》中的白头翁汤、桃花汤等,至今仍为治疗阿米巴痢疾的有效方剂。现代对本病的致病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理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中西医结合治疗亦提高了本病的治疗水平。


  一、病因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等食入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所致。溶组织内阿米巴可分滋养体和包囊两期。其滋养体(亦称活动体)存在于病人的粪便和肠组织中,如果不能侵入肠组织,滋养体就会变成包囊,由粪便排出。包囊可以通过污染的食物卜水源等再人人体,到回肠下段或回盲部位即破囊而出,自一个阿米巴分裂繁殖成为许多滋养体。滋养体排泄一种溶蚀组织的物质,侵入肠壁而发为阿米巴病。带囊者和慢性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二、病理1.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主要侵犯大肠,偶亦涉及回肠下部,破坏肠组织致大便下脓血,且血多脓少。

2.若病原虫经门静脉到达肝脏,可发生肝炎和肝脓肿,甚可由肝转移或经血循环直接入肺、脑而形成脓肿。

中医学认为:食入(染有阿米巴包囊)不洁之物后,积滞内阻,障碍脾胃正常纳运功能,水谷反滞,蕴湿化热,湿热交阻于肠致大肠传导失司,通降不利,并灼伤血络而见腹痛、痢下赤白等症;若反复发作,病程日久,脾气衰困甚至脾肾阳虚而转为休息痢。若湿热壅滞于肝,气血凝滞甚至肉腐血败而见寒战壮热,右胁下胀满疼痛等症。若患儿体质素虚或感邪太重,邪毒炽盛,壅滞肠腑,内陷心肝则病起急暴,寒战壮热,痢下无度,甚至神昏谵语,内闭外脱而亡。


  一、诊断要点1.发病大多缓慢,一般情况尚可,或仅表现为消化不良,常反复发作。

2.阿米巴痢疾的典型大便呈暗红猪肝酱状或暗红色血便,腥臭。3.肝阿米巴病有不规则发热,肝区持续疼痛,肝肿大,压痛明显。

4.大便或脓肿抽出物发现典型的阿米巴滋养体即可确诊。若发现小滋养体及包囊表明已受到感染。

二、鉴别诊断1.阿米巴痢疾应与细菌性痢疾鉴别。细菌性痢疾起病急,全身症状重,大便次数多量少,脓多血少,里急后重明显,大便培养可得痢疾杆菌。

2.阿米巴肝病应与胆道蛔虫症、胆囊炎、细菌性肝脓肿及膈下脓肿、病毒性肝炎等鉴别。


  一、证候辨别1.辨是肠阿米巴病或是阿米巴肝病肠阿米巴病主要表现为阿米巴痢疾,大多为普通型,表现为起病缓,急者偶见,婴幼儿大便次数较多呈消化不良状,年长儿为含粘液脓血便,脓少血多,或呈血便样,里急后重不显,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倾向;少数暴发型起病急,易伴恶寒发热,且易并发肠出血、肠穿孔而危及生命。阿米巴肝病早期有畏寒、发热,后期肝大、压痛,而多无腹泻史.

2.辨阿米巴痢疾之寒热虚实主要根据起病缓急,病程长短,邪正盛衰及痢下颜色,里急后重显著与否,舌苔、脉象等来辨别。一般普通型属湿热痢范畴,若迁延日久则归为休息痢,属寒热虚实错杂之证,暴发型多属实、热证候。

3.辨阿米巴肝病有脓无脓若高热寒战,右胁下疼痛拒按,扪之坚硬或有波动感,多为肝脓肿已成(还可作B超检查以助确诊)。二、治疗原则1.肠阿米巴病  [湿热痢]起病缓,大便次数较多呈消化不良状,含粘液及脓血,脓少血多,有腐败腥臭,有时腹泻与便秘相间,里急后重不显,病程较长;偶有发病急,恶寒壮热,呕吐,大便呈血水样,奇臭,日数十次,伴里急后重.甚至失禁,常伴面色苍白、嘴唇樱红、喘促不宁,脉细欲绝。本证起病缓者为阿米巴痢疾普通型,为最常见,以病程较长、粘液脓血便、脓少血多、里急后重不显为要;偶见发病急者,为阿米巴痢疾的暴发型,以恶寒壮热、大便呈血水样、奇臭等症为要。

[治法]以杀虫为主,配以清热解毒化湿止痢。[方药]白头翁汤加减。 组成:白头翁、黄连、黄柏、黄芩、秦皮、地榆、木香、马齿苋、赤芍等。腹胀呕吐者加厚朴、竹茹,或用玉枢丹;恶寒发热者加柴胡、葛根,若见面色苍白、嘴唇樱红、喘促不宁、脉细欲绝等邪盛正衰之症,当配以必须的中西医结合救治。[休息痢]大便粘液及脓血时发时止,里急后重不显,多伴有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部隐痛,畏寒怕冷,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细或弦细。本证多见于阿米巴痢疾慢性迁延型.为邪滞日久,湿热积滞内恋而脾之气(阳)虚衰的寒热虚实错杂之证,以利下脓血时发时止、里急后重不显为要;若曰久迁延,阳气式微,还可进一步转化为虚寒痢。

[治法]痢发时清肠化湿,调气活血,以白头翁汤加减,痢止时以健脾和胃或温补脾肾为主,并配以杀虫治疗,资生健脾丸加减。

[方药]白头翁汤加减、资生健脾丸加减。 组成:白头翁汤加减同前。资生健脾丸:人参、白术、扁豆、甘草、茯苓、薏苡仁、枳实、木香、山楂;神曲、麦芽、黄连等。杀虫可选用:鸦胆子,总剂量为鸦胆子仁3粒/kgbw,分6~10日服完,每日量分3次,装入胶囊,饭后吞服。本品对胃肠及肝肾有损害,不宜久服。

若迁延日久,损伤脾肾之阳见痢下清稀及其它全身阳虚之证,可以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2.阿米巴肝病 [肝胆湿热]发热恶寒,恶心呕吐,右胁下胀痛,大便臭秽或有脓血,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本证以右胁下胀痛,伴寒热和脾胃见症为要,因湿热郁于肝胆,肝气郁滞所致。此证型多见于阿米巴肝炎。

[治法]清热除湿,疏肝利胆,配以杀虫。[方药]以茵陈蒿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组成:茵陈蒿、栀子、柴胡、枳壳、白芍、黄芩、连翘、冬瓜仁等。下痢脓血者加白头翁、马齿苋。杀虫可用鸦胆子(用法见前)。[湿热成痈]寒战高热,右胁下疼痛拒按,扪之坚硬或有波动感,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湿热蕴结于肝,致气血凝滞,壅积而腐成痈脓,以右胁下痞块(肝大)坚硬或有波动感伴寒战高热为要点。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排脓,配以杀虫。[方药]五味消毒饮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组成:忍冬藤、野菊花、蒲公英、防风、浙贝母、赤芍、当归尾、天花粉、柴胡、龙胆草、败酱草、冬瓜仁等.杀虫可选用鸦胆子,服法见前。


  一、中药成药1.香连丸用于阿米巴痢疾湿热证型。

姚大鹏,一九六零年生,号诗坛一怪,四川大学成人教肓中医专业毕业,现高级中医师,高级针灸师,中诗论坛新诗研究版编辑,中国流派网诗歌论坛原创版编辑,全球生态诗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