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也是身体健康的保证。医学专家指出,人体90%的疾病都与肠道不洁有关系。
肠道健康出现问题,首先就会影响排便,而且容易出现多种“不适”症状,都说明你的肠道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
身体有3种症状,说明肠道已变“脏”,若没中,祝贺,肠胃很健康
经常腹泻
腹泻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况,尤其是胃肠道不好的人群,稍微受寒或者饮食不正确,便会引发腹痛、腹泻。
但是要警惕,如果长期腹泻,可能是肠道病变引起的。肠道细菌感染,细菌毒素或有害物质在肠道内滞留,损害肠道黏膜,便会引发腹泻。
大便形状异常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大便应该呈现圆柱形条状,一旦肠道内有肿瘤变会压迫到粪便,此时排出的大便形状就会发生改变。
大便变细或者呈现槽沟状、细条状、前硬后软,带有一点血丝,这都说明你的肠道已经变“脏”,希望你及时就医检查,千万别拖着。
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的时间次数,便秘或者不明原因的腹泻,肠道发生改变,都要提高警惕。尤其是便秘,腹泻交替出现,都应该及时就医,检查肠道健康。
尤其是连续几天不排便或者是连续一段时间经常腹泻的人,更应该注意肠道的健康状况。
肠道病变的“诱因”公布,忠告:再喜欢也要克制,以免得不偿失
“吃”出来的肠道病变
现在人的饮食结构出现很大偏差,多半都是以“多肉少素”为主,此时就会导致粗纤维摄入不足,影响肠胃的正常蠕动。
粗纤维,是人体唯一不能被吸收的营养素,但是可以刺激肠道蠕动,软化粪便改善和预防便秘。
粗纤维摄入不足,就会使更多的废物滞留在肠道中,与肠道黏膜接触,从而增加肠道病变的风险。
改善措施:
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新鲜的蔬菜水果是粗纤维的主要来源,多吃一些粗粮,保证每天25克左右的粗纤维摄入能够加快肠胃蠕动,缓解便秘,保护肠道黏膜。
每天要多喝水,因为每天保证毫升水分摄入,能够帮助加快肠胃蠕动,缓解便秘,保护肠胃黏膜。
“憋”出来的肠道病变
有些人会惊讶,谁会憋大便呢?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有些人就会存在憋便的行为。
比如经常忙得不可开交,没时间上厕所的人,偶尔憋一次、两次大便都不会给身体带来伤害,但经常憋便会影响肠道“生物钟”。久而久之会导致大便干燥,引发便秘。
改善措施:
有便意及时上厕所
当你想要拍大便的时候,一定要及时上厕所,即使无法立即排便,也不能拖延太长时间,尤其是在早上起床之后排大便是最佳时间。
早上排便能够加速有害物质排泄,也能保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如果出现没有变异的情况,可以在刷牙之后喝一杯温开水或者按揉自己的腹部。
“坐”出来的肠道病变
长时间久坐不运动就会增加腹部脂肪堆积还会降低肠道蠕动速度,导致粪便中有害物质滞留在肠道之中,刺激肠胃粘膜,长期如此便会引发便秘或肠胃疾病。
久坐的人腹腔,盆腔腰部血液循环会不通畅,很容易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此时更容易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
改善措施:
加强运动,促进肠道蠕动
每天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能够加速身体心情代谢,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排出有害物质运动也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利于消化吸收。
长期不运动就会增加肠胃蠕动速度缓慢也会增加患便秘的风险,如果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能够帮助增强肠道免疫力,预防结肠疾病发生。
保护肠胃健康,按时排便
每天有2个排便的“最佳时间”:
一是早上起床后的“起立反射”,早上睡醒之后,由躺→坐→站的过程,肠道蠕动会增加,使肠道产生一种巨大的蠕动波,帮助促使粪便排出;
二是吃完饭后的“胃-结肠反射”,早餐后,胃-结肠反射明显,会出现很明显的便意,利于排便,保持肠道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