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家:赵任,上海交通大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医院北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对胃肠道肿瘤的外科治疗,尤其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外科治疗和综合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
晚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不及10%,可是早期结直肠癌生存率却高达70%~90%,这一早一晚直接关系着患者能活多久!上海交通大医院普外科主任赵任指出,不管是欧美经验还是日本模式,有效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治疗可使结直肠癌发生率明显下降,尤其是早期筛查、定期检查是简单而有效的肠癌预防方法。
我国肠癌发现多是中晚期,呈上升态势
结直肠癌在中国的发病趋势呈上升态势,目前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位居第5位,《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9万人,其中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为37.63万人①。
在赵任主任看来,中国的肠癌发病有几个特点,一是有地域性,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沿海地区要比中西部地区发病率高,可能与精细饮食、过多摄入高蛋白食物以及生活方式有关。另一个是中晚期患者偏多,很多人没有早筛习惯,不知什么时候要做肠癌筛查,做什么检查能查出早期癌,再加上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出现腹泻、腹痛、便血再来就诊,病情多已进展到中晚期。
肠镜没症状也要做,尤其是5类高危人群
结直肠癌是为数不多可以预防和早期筛查的肿瘤,筛查的方式有大便潜血检查、肠镜检查、胶囊内镜、粪便DNA检查等。
其中,大家相对熟悉的是大便潜血检查和肠镜检查,可是在日常体检中大便潜血却是“弃检”率最高的一个项目。赵任主任说,大便潜血主要查消化道有无出血,如果是阳性,提示需要进行肠镜检查进一步确诊,如果是阴性可以明年再复查,所以大便潜血检查实用、安全又便宜,不应该被放弃。在日本有的公厕中就特意配有大便潜血试纸,方便大家随时筛查。
至于肠镜也没有大家想像的恐怖,目前都是“无痛”肠镜筛查,可以发现肠道早期微小病灶、息肉等,关键是提早筛查。赵任主任建议,45岁后即便没有任何不舒服,也要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是高危患者则可以提前到40岁,检查结果没有问题,可以间隔3~5年再做一次肠镜;如果发现有息肉,切除后则要每年都做一次肠镜检查。对于以下5类肠癌的高危人群,则越早筛查越好:
1、有肠癌病史者,尤其是父母等直系亲属
2、有家族性息肉病,尤其是父母等直系亲属
3、患有肠癌癌前疾病,比如炎性肠病、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等
4、长期慢性便秘、慢性腹泻或是腹痛、便血,以及不明原因贫血、体重下降
5、长期不良生活习惯,比如爱吃红肉、烟酒嗜好或是长期久坐、肥胖等
以上都属于肠癌高危人群,筛查宜早不宜晚,同时要在医生指导下,医院再次检查,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从早筛管到治疗,诊疗一体化
在国内,上海的结直肠癌早期筛查走在了前列,早在年上海市政府就将社区大便隐血测试列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几年一直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中心,对辖区内45~74岁的居民进行肠癌早期筛查。
赵任主任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医院,也参与了上海市的大肠癌及社区筛查项目,并提出了“早筛到早诊”的过渡,以及一体化诊疗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建议更多二级、医院参与到筛查中,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指导建议,让患者知道如果查出问题需要到哪里治疗,接受什么样的治疗。
医院北院为配合今年上海市嘉定区卫健委开展的嘉定社区大肠癌筛查项目,专门成立大肠癌早筛早诊早治一体化诊疗中心,为参与大肠癌筛查民众提供专业优质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满足患者方便、快速、专业等多方面的医疗需求。
如果初筛大便隐血阳性,这个时候要结合患者的家族史状态,复筛肠镜检查,可是有的患者觉得自己没有不适,再加上对肠镜恐惧,即便阳性也不做复查,结果把一个能治好的早期癌,硬生生地拖到了中晚期。
赵任主任认为,这个情况只能说完成了早筛,但没有早治,两者之间的距离应再缩短点。初筛大便隐血阳性阳性后,应马上医院做肠镜,不要拖,通过肠镜结果再判断病人的病情进展到什么程度,一般肠癌发病要5~10年,在此之前完全有机会阻断,比如肠镜下发现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都要及时切,这样才达到早筛、早诊、早治目标。
目前,肠镜检查发现早期肿瘤,还是以手术为主;如果是中晚期则要优化治疗阶段,比如MDT多学科综合治疗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由外科、放射科、化疗科、消化科、医院,一同商定最后的治疗方案:到底是先辅助化疗等肿瘤缩小后再手术?还是先手术再化疗?具体要治多少个疗程?这是一套从筛查到治疗的完整体系,以最大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肠癌生存期的提升,不仅要靠医生会治,还要患者自己会管。尤其在饮食上减少脂肪与红肉摄入,尽量少吃煎烤后的棕色肉类,少吃油炸、腌熏、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戒烟控酒,可多吃新鲜蔬果,控制好自己的体重。
同时要了解肠癌常见症状、基本的防治方法等健康教育和意识,提高早筛、早诊、早治疗效。另外一定要遵医嘱,配合医生按疗程、按病情规范治疗,不要症状缓解了就不去检查复诊、复查,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