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广西等地,鱼生一直是当地人非常爱吃的一种食物。很多人习惯了生鱼片在水中微微烫一下就吃的饮食习惯,还有些人追求极致的新鲜,鱼虾捕捞上来之后,直接用酱油、芥末调味生吃,看着也有些吓人。
但真正吓人的不是吃生鱼的人,而是生鱼本身。在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淡水鱼、虾中很可能存在很多的寄生虫。没有充分的加热后食用,无法杀死这些寄生虫,最终可能诱发肠道疾病、肝脏疾病等。比如小罗的亲身经历,就是给大家提个醒。
前不久小罗总是觉得腹痛难忍,而且还出现了腹泻的症状,严重的时候一天能拉肚子六七次,整个人都觉得乏力。他前前后后去小区门口的门诊,医院就诊了两三次,也吃了很多止泻、治胃病的药物,症状均未好转。
最后实在是难以忍受了,医院检查。结果医生看到血常规的检查单后,连忙安排他检查肠镜。果然发现了问题。血常规检查单中各项指标均正常,唯独嗜酸细胞指标升高,并且达到了48.2。这项指标和寄生虫、免疫反应、过敏反应有关。看到这项指标后,医生怀疑体内存在寄生虫的问题。
在肠镜检查时,果然发现小罗的肠道内存在一些活体的寄生虫,并且这些虫子还在不断蠕动,连经验丰富的医生都被吓了一跳。小罗的肠道已经因为寄生虫的存在出现了轻微出血,出现了炎症。
爱吃鱼生,这才让淡水鱼中的寄生虫有机可乘
正所谓“病从口入”。小罗的亲身经历其实也是给大家提了个醒,对淡水鱼来说,处理不干净很可能导致寄生虫也随着食物进入口腔,进而影响人们的肠道健康。
肝吸虫、钩形虫等寄生虫都容易潜藏在淡水鱼中,追求新鲜嫩滑的口感,烹饪时间过短都可能导致这些寄生虫无法被完全杀灭,都会让健康面临风险。目前已经发现,当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可能出现5种损伤。
1.肠道炎症,引发肠道黏膜出血、红肿、炎症反应。
2.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增加但经常出现乏力的问题,体重也越来越瘦;
3.慢性炎症诱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4.寄生虫长时间“啃食”肠壁,慢性失血,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贫血;
5.营养不良,诱发肝肿大等疾病风险增加,也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为了避免人体受到寄生虫的威胁,人们也该擦亮眼睛,尽量避免食用可能暗藏寄生虫的食物。
详细盘点容易招寄生虫的5种食物,小心“虫从口入”
螺蛳、福寿螺:生存环境脏乱
螺蛳粉里面就需要用螺蛳熬煮的汤,很多人喜欢这样的口感。炒田螺也是很多人喜欢吃的食物,富含蛋白质、脂肪,味道鲜美。但是,螺蛳生存的环境大多是淤泥和河边的烂泥里,难免会有一些寄生虫残留在其中。而且想将螺蛳完全洗干净也比较困难,不建议大家经常吃。
其中又以福寿螺为代表,寄生虫含量更多。和普通的螺蛳相比,福寿螺头大,尾巴小,看上去螺肉更结实,但里面却是非常脏的,寄生虫非常多,就算你要吃螺蛳,也要擦亮眼睛,避开福寿螺。
泥鳅:体内的粘液和内脏难免存在重金属
在古代,泥鳅能够入药,对治疗肝炎、跌打伤有不错的疗效,味道也是比较鲜嫩肥美的。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排斥泥鳅这种食物,还是因为他们生长的环境比较差。大多生活在水底和淤泥中。现在环境污染问题也比较严重,它们体内也难免会存在大量的寄生虫和重金属。
火锅涮肉:不煮熟也可能感染弓形虫
吃火锅的时候,很多人喜欢鲜嫩的口感,锅开了之后稍微烫几下肉就直接吃了。但是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可能感染弓形虫,尤其是羊感染率超过60%,如果不能将肉完全煮熟,很可能将弓形虫带入体内,威胁健康。加热肉类建议多煮几分钟,切勿贪吃。
淡水鱼刺身、醉虾:酒精、芥末都不能杀灭寄生虫
有些人觉得吃淡水鱼只要配着白酒就行了。可是酒精并不能杀灭寄生虫,还有研究发现,就算将肝吸虫的幼虫浸泡在酱油、食醋等调味料中,也能存活好几个小时。如果你喜欢吃这些食物,怕是要尽早改掉这样的饮食习惯了。
荸荠、菱角等水生植物易感染姜片虫
在南方地区,水生植物比较常见。荸荠、菱角、茭白等都可能感染姜片虫,食用后可能引发肠道黏膜发炎、出血,甚至诱发肠道溃疡,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如果你一定要吃,最好先充分浸泡,然后洗干净,煮熟再吃。
连续腹痛腹泻2个月,检查肠镜时,却在肠道内发现了不少蠕动的小虫,爱吃鱼生的人,要小心寄生虫,还有5种食物也可能暗藏寄生虫,尽量少吃。
#民福康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