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李先生,在年被查出肠道内长了数个息肉,比较明显的大概有5mm到7mm长。医生再三嘱咐他后面要择期进行手术切除息肉,并在切除后定期进行检查。
不过由于李先生感觉症状较轻,而且也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慢慢地他也就忘了这件事。
一天他在刷手机时看到一篇文章在介绍肠道息肉可能转癌的事情,医院再检查一下,结果在肠镜下发现了一个高度疑似癌变的息肉。即便李先生在生活中并无明显不适,后面经过进一步的病理分析,其确诊为:绒毛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临床上有不少的这种案例,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恶性发展,事实上,息肉分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只有前者会发生癌变,而肿瘤性息肉,又分为管状腺瘤、管状茸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以及家族性息肉,癌变率依次增大。
对于肠息肉的处理,当息肉被诊断为非肿瘤性息肉时,医生会视情况提出保守治疗建议,当然如果方便直接切掉总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是肿瘤性的息肉,就必须择期进行切除。早期切除预后良好,且越早越好,一定不能像之前李先生那样忘记切除导致了癌变的发生。
看了以上内容,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肠道会长息肉,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远离息肉的发生,本文将会为您一一解答这些问题,为保持您的健康生活提供帮助,请继续往下阅读。
一、肠道为什么会长息肉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白,胃肠是消化系统的主要组成,它接受、消化和吸收食物,并将食物残留转化成粪便排除体外。肠胃是与食物打交道的,因此饮食习惯是造成肠胃疾病的主要原因。
饮食其实也是有规矩可循的,否则会增加患肠胃疾病的风险,饮食习惯不良对肠胃的影响可用以下几个方面来概述,即在食物量,饮食时间以及食物品质三个方面的不良习惯。
所谓食物量方面的不良习惯指的是每顿所吃食物的量不均衡,一顿饭吃的特别多,暴饮暴食,一顿饭又吃的特别少,甚至是不吃:所谓饮食时间上的不良习惯,指的是由于赖床、工作等原因导致不能按时吃饭,三餐没有规律。
所谓食物品质上的不良习惯,指的是食用过于生冷,或是过热的食物,坚硬难消化的食物,以及煎炸、辛辣、油腻这些刺激性食物。
上述三个方面的不良饮食习惯导致了脾胃受损,对整个消化系统都有所伤害。胃损伤会出现胃胀,反酸,打嗝,嗳气,胃痛等症状,大肠损伤之后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大肠的传导速度过快,也就是会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另一种情况是大肠的传导速度过慢,造成粪便淤积,也就是发生便秘的情况,两种情况都会使得胃黏膜,肠粘膜上细胞异常增多,就会发展形成息肉。
此外肠道疾病,包括肠道炎症,细菌性痢疾;胃病,包括细菌性慢性胃炎,胆汁反流等也会引起胃肠息肉的发生。所以,我们平时应注意饮食,多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胃肠病的发生。
还有,要注意家庭遗传因素。大肠癌患者的家属,包括兄弟姐妹,子女老人,更容易出现肠息肉;以及年龄因素,中老年人胃肠活力不足,免疫力低下,患胃肠息肉的风险相对较大。这两类人群平时要增加对胃肠状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