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Swinefever,SF)是由猪瘟病毒(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是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猪得猪瘟的治疗办法一、流行病学
本病可感染不同年龄的猪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猪的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内脏、血液、肉中含有大量病毒,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等接触传播。怀孕母猪还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该病急性爆发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90%以上。
猪得猪瘟的治疗办法二、临床表现
最急性型的病猪体温高达41℃以上,可视粘膜和腹部皮肤有针尖大秘发出血点,病程1~4天,多突然发病死亡。
急性型的病猪体温41℃以上稽留不退,发病时精神极度沉郁,嗜睡,全身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发抖,常喜钻入草堆或垫草。初期病猪便秘,排干粪球状,附带血的粘膜或伪膜,有的出现腹泻,或便秘和腹泻交替。皮肤初期常见有潮红,后期皮肤出现贫血,在外阴部、腹下、四肢内侧等处有出血点或出血斑,病程长的形成较大的出血坏死区。
慢性型的病猪主要症状为消瘦,四肢皮下严重瘀血斑、贫血。体温时高时低,食欲不佳,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病程一个月以上。腹部皮肤有针尖大出血点,耳、颈部皮肤出血,胸部皮肤出血点。
猪得猪瘟的治疗办法三、病理剖检变化
最急性型病猪无明显症状并且迅速死亡,浆膜、粘膜和肾脏中仅有极少数的点状出血,淋巴结轻度肿胀、潮红或出血。肾脏中仅有极少数的点状出血。
急性型病猪皮肤出血主要见于耳根、颈、胸、腹部、腹股沟部、四肢内侧。几乎全身淋巴结肿胀,呈深红色甚至紫红色,切面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状外观,淋巴结肿大出血。脾边缘有粟粒大小至黄豆大的、呈紫红色隆起的出血梗死灶,有时多数梗死灶连接成带状。肾脏出现大量的点状出血,切面皮质、髓质、肾乳头、肾盂均见有出血。回盲瓣口的淋巴滤泡常肿大出血和坏死,扁桃体常见有出血和坏死。扁桃体出血和坏死。回肠末端和盲肠黏膜上的纽扣状溃疡,直肠黏膜出血和溃疡,结肠浆膜斑点状出血和胶样渗出。
猪得猪瘟的治疗办法四、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和病理剖检变化可作出诊断。应与猪丹毒、猪副伤寒、猪肺疫、猪弓形体和猪链球菌等病进行鉴别。确诊可取扁桃体及脾做荧光抗体检测病毒抗原。
[鉴别诊断]
1、猪丹毒粪便正常。剖检见淋巴结充血、白色,肝充血,脾脏肿大,肾瘀血,大肠粘膜无变化。
2、猪副伤寒拉黄色或灰绿色稀粪、恶臭。剖检可见脾散在出血点,大肠壁厚、粘膜坏死、有不规则溃疡,肠系膜淋巴结切面灰白色。
3、猪肺疫咽喉部肿胀,呼吸困难,流涎,犬坐。剖检可见咽喉部炎性水肿,纤维素性肺炎,肺表面暗红色,胸膜出血、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4、猪弓形虫病呼吸困难,咳嗽,有癫痫样痉挛。剖检肝肿胀、黄褐色、有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灶,脾肿大或萎缩。
5、猪链球菌病关节肿大,运动障碍。剖检气管充血、大量泡沫,脾肿大,脑膜充血、出血,关节腔内大量黏液。
6、附红细胞体病咳嗽,可是粘膜苍白、黄疸。剖检肌肉色淡,脂肪黄染,肝土黄色,脾肿大,质软,有结节和血点,血液凝固不良。
猪得猪瘟的治疗办法五、防治措施
采取以计划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疫措施:
仔猪20日龄首免,剂量4头份;60~65日龄二免,剂量5头份。疫场初生仔猪可行超前免疫,剂量3头份,注苗后1.5~2小时开奶;60~65日龄二免,剂量5头份。后备种猪配种前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年加强免疫一次,剂量4~5头份。如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苗,必须与本病免疫隔开一周时间。
提倡自繁自养。对猪的集市、运输、屠宰和进口严格检疫。发生疫情应立即封锁疫点;扑杀病猪和带毒猪,尸体焚毁或深埋;严格彻底消毒;对受到威胁的猪实行紧急接种,剂量5~10头份。并进行密切观察,凡有出现疑似症状者,按病猪扑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