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泻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什么是灸感灸感有哪些分类艾灸操作指南
TUhjnbcbe - 2024/10/13 16:16:00
艾灸后的反应是大家平时问的比较多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不会完全一样。一般商家不专业或嫌麻烦,总是一句排病反应结束。我也在网上也有人总结艾灸后的30种,50种,种反应,多数是和灸感混谈。搞清楚艾灸后反应的成因,对我们理解艾灸原理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可以知道要如何正确应对。总结出来的,艾灸后的反应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水泡,烫伤...我们戏称灸疗事故。这类问题在于艾灸时贪热,同时体内寒湿较重。常见于使用随身灸或悬灸时火头离皮肤太近。由于体内寒湿较重,灸的过程中你不会感觉到烫,但灸完就已经出事了。所以初学者刚开始艾灸时,要先保守一些。用随身灸最好使用隔热垫,或者隔着衣服,垫着毛巾慢慢的灸。用悬灸适当加大火头距离。随着艾灸次数的增加,身体对火力会越来越敏感。这个时候就不太容易出现水泡和烫伤了。如果已经出现了水泡也不要紧。如果水泡较小,或不太会摩擦到就不用管它。如果会经常摩擦到,或水泡较大,可以挑破后涂抹一点芦荟胶或艾灰,等伤口恢复之后再继续艾灸。烫伤如果不严重也可以用芦荟胶或艾灰帮助恢复,医院治疗。第二类:艾灸后上火。上火和个人体质及生活习惯有关。从体质上来说,阴虚体质、经络不通的人更容易上火。但也有的人是因为,艾灸次数过多,时间过长或配穴不合理,操作手法不合理……一些原因上火。遇到这种情况,可稍微暂停艾灸一两天,多喝水,保证睡眠。继续艾灸时要减少单次艾灸时间,灸前灸后多喝温开水,降低艾灸频次。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可以晚上用艾叶进行泡脚,加大引火下行的力度。或艾灸涌泉、太溪、足三里等下焦穴位达到引火归元的目的。第三类,红疹,症状加重,返病...这些就是常说的排病反应。打个比方,身体是你的家,如果有强盗进屋抢劫,你要反抗,家里势必会砸坏一些花花草草。如果你太弱,强盗刚进屋你就跪了,看起来家里没损失什么,但其实主人已经不是你了。这时候如果进来两个警察,你是不是又要反抗?反抗的过程中对家中设施必然会有一些损坏。这个就是所谓的排病反应。“你”就是人体的正气,“强盗”就是外邪,“警察”就是艾灸补充的正气。排病反应其实是好现象,不需要惊慌,继续艾灸就对了。抗过这段时间,身体就会一天天健康起来。有些人可能在以前得过某种疾病,治疗之后没有犯病。但有可能病根还没有去除。所以,艾灸一段时间,正气一足,以前的老毛病就犯了,我们也叫“勾病”,这就是艾灸在帮助身体去病根。应对方案: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继续艾灸。第四类,疲劳,嗜睡,例假紊乱…我们统称为身体的调整反应。艾灸和健身很像。艾灸通过经络穴位调动我们的气血,相当于体内运动。身体越差的人,艾灸时越容易睡着。尤其现在人大多亚健康,体内积压了太多的疲劳,能释放出来当然是好事。艾灸时要尽量保持清醒,艾灸后想睡就多睡会,能睡是福。艾灸初期,有些人会出现例假紊乱,其实吃中药调理也会有类似的现象。不管是中药还是艾灸,例假调理通常需要三个周期左右,这个时间就是给身体自行调整用的。月经异常:只要适当减少艾灸时间或者艾灸力度,艾灸前后适当补充温水,在饮食中适当吃一些山药等补益脾胃的食物,增加气血的转化这种症状就会得到缓解。白带异常:保持外阴干爽,多喝水,吃清淡食物。崩漏,淋漓不尽:科学的营养和合理的睡眠,同时可以做一些有氧运动。中医讲“动则生阳”,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艾灸配合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更有利于体内瘀血垃圾的排出,机能的恢复。如果过时还不止,就可以艾灸大墩和隐白两个穴位。既然艾灸可以培补人体元阳,为什么还会出现腹泻呢?艾灸之后,阳气提升,会在体内运行,肠胃功能开始恢复,大肠的蠕动也会加强,阳气将脏腑以及经脉中的寒邪化开,排出体外,这种方式可能是出汗,或者腹泻,或者排尿增多。如果腹泻则一般说明肠胃有问题,阴邪化开之后就会以腹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像雪化成水寻找一个正常的排泄途径一样。应对方案:艾灸关元、足三里、神阙穴,培补元气,增强正气,使寒湿等外邪尽快排出体外。若因腹泻出现虚脱,同时伴有呕吐等其他症状,就需要配合一些药物调理。如果是脱水的话,就要喝点糖盐水,在温水中加入适当精盐、白糖。解释:艾灸后排尿增多是身体毒素和寒邪从体内排出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医讲“肾主水,司膀胱开阖”,如果把膀胱比喻为水库,则肾脏就是主管开阖的闸门,如果肾阳不足水液代谢就会失灵,蓄水池中有一点水就会打开,而艾灸培补肾阳之后,功能会跟着恢复,把体内多余的寒湿排除体外,正气与邪气相交,其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直到这种开阖的能力完全恢复,尿频的症状也就消失了。应对方案:肾虚病人:在原有穴位上加肾俞等穴。坚持了一个周,尿频的症状就减轻了。患有妇科疾病的女性:灸了几天就出现尿频的症状,加强在关元、神阙等穴位进行施灸,提升元气,艾灸之后上火了,就需要加艾灸三阴交、足三里等穴。建议多吃山药、薏米等这类健脾祛湿的食物。艾灸出汗对现代人是再好不过的养生方法了,人们居住在空调房中,该出汗的时候不出汗,直接导致寒气闭塞在体内,阳气受损,疾病丛生。艾灸后出汗是一种正常反应,如果感觉良好,那这种出汗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如果第二天有虚弱的表现,就说明艾灸的量和时间太过了。艾灸有的人是全身出汗,而有的人是后背出汗。有的人则是灸的时间长了,艾灸的部位容易出汗。而阳虚比较严重的人,施灸的前几天很少出汗,正气足了,排汗功能恢复正常,外邪才慢慢通过汗液排出,这就是阳气不断提升的表现。应对方案:配穴的时候要尽量配合太溪、足三里等下焦、滋阴的穴位。一定要配合补血、健脾的食物,比如说山药、小米、红枣等补气养血的食物,防止身体太过虚弱。注意事项:在用艾灸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出汗比较多,除了在方法上进行调整以外,一定要注意神的收摄。最好宁心静气,这样人体消耗的能量不会太大。聊完了艾灸后的反应,我们接下来聊聊灸感。灸感,就是施灸者自我的感觉。艾灸于体表,自然产生热感。由于穴位不同,穴位与非穴位也不同,所以艾灸的热感也不同。灸感又叫“得气”,这个东西听上去有点玄乎,但确实真实存在。严格的讲,艾灸只有得气,才算真正入门,你才会体会到艾灸的确是不同于烤火的一种调理方式。为什么手持悬灸是公认的调理效果最好的艾灸方式?就是因为手持悬灸最容易得气,最容易出灸感。那么,怎么才能出灸感呢?首先你得把心静下来,注意力放在施灸部位,仔细去体会。很多人都嫌手持悬灸麻烦,殊不知这“静心”,也是艾灸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麻烦?付出多少,得到多少!当心静下来之后,身体的一些细微变化你就可以察觉到。这时你可以试着去调整艾条的距离,找到一个你最有感觉的位置。有的人气感比较强,出灸感很快,有的人相对迟钝一些。但只要用心去体会,绝大部分人都可以感觉到灸感。灸感的表现形式很多,酸麻痒胀痛都是灸感。或者有热流顺着经络游走,或者灸关元能感觉到肠道蠕动,后背发热。再或者灸一个部位,另一个部位有节奏的跳动。再或者感觉有凉气飕飕的往外冒...当艾灸的热力渗透到相应的病灶,阳气充足了,身体自然会进行调整。比如说艾灸中脘穴,胃部寒者肝区会感觉不舒服,但是又检查不出来具体的疾病,其实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在起作用。如果你能体会到灸感,那么恭喜你,正式迈入了艾灸的大门!这个时候你也会开始自己建立对一款艾条好坏的评判标准。比如艾烟是否呛人,火力是否柔和集中,穿透力够不够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容不容易出灸感!上面说到的都是传统艾灸后的一些症状,感受。灸感分类:灸感是在做艾灸时自我所感知的一种气的变化。这种气的变化根据不同的体质可以表现为:酸、麻、胀、痛、痒、冷、热、风、寒、凉十种灸感。这些灸感出现时是多样化的,有时象蚁爬,有时像流水,有时象冷风吹,有时忽隐忽现。根据这灸感的不同变化,可以总结为在施灸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所表现的八不同效果。第一时期:灸火循经多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三种热感现象,这表明体内的经气被激活推动循环起来了: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2、是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3、是传热,灸热以施灸点开始循经络向远部传导,甚至直达病灶;4、是局部不热(或微热)而远部热,也就是施灸部位不热(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感觉很热;5、是表面不热(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很热;第二时期:正邪相搏多表现为酸、麻、胀、痛、沉、痒的灸感,表明了体内正气的生成和邪气相斗争的开始,体内的经气被激发自动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的现象。当艾火循经出现温热灸感时,会激发促使体内的气血运行,遇到病灶的邪气时就会发生激烈的斗争,造成经脉、筋肉等组织紧张,致使气血循环发生波动,从而会在病灶或病灶所属的经络出现,麻、胀、酸、沉、痛的静态灸感。第三时期:邪气外出风、凉、寒是施灸时第三阶段出现的动态灸感,是体内正气强而邪气弱,邪气被排出体外的良性反应。当艾火持续不断的熏灼相应的穴位,就会使气血加速循环而增强正气,将病灶或所属经络里的病邪之气排泄出去。会在相应的部位出现一丝丝寒凉的风气阵阵的排除。表明了体内的正气开始将邪气排出体外。我们最期待出现的当然是第二、三时期,这说明艾灸的纯阳之气沿着经络传导了。比如腰痛艾灸肾俞穴或八髎穴,会感觉到有一股热流,或是酸、麻、胀、痛、冷、重等非热感觉顺着经络蔓延,可能会传导到委中穴或承山穴,这就是气至而有效。在《备急灸法·骑竹马灸法》中也有这样的记载:“灸罢二穴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透两外肾,俱觉蒸热,移时复流足涌泉穴,自下而上,渐渐周遍一身。”可见灸感并非局限在施灸的部位,而是会沿着经络传导的。根据经验,灸感的强弱一般代表了经络阻塞的程度。有灸感、灸感强,说明自身的经络通畅,作用立竿见影,见效快;不过没有灸感也不是就没有效果,而是表示经络中邪气淤积严重,需要一点时间开淤散阻,作用慢一些。灸感的影响因素引发灸感的存在和出现,必然受到环境,手法,病理,时间,个体等诸种条件和因素所影响。1、剌激量的蓄积着灸时必须使火力均衡持续,并达到一定的作用量,方能出现灸感与感传过程的各项基本规律。如使火力中断,则已经出现的感应也就有减弱、退缩而至消失。一般的则是剌激越强,时间愈长,剌激次数愈多,则感传愈易出现。但有时也见有剌激的强度并不大,时间不太长,也能出现循经感传,在感传迟缓难以出现时,虽加强剌激,感传也是十分迟缓或难以发生。2、个体素质的不同个体素质的不同,这对灸感有着十分明显的关系。在正常人之中,灸感因人而异,因而才有“经络敏感人”之说。个体因素的不同,也有明显的区别。如同一性别,相等的年龄与相同的病症,在同一时间内用统一方式进行灸治,甲患者的各种传感则是十分良好,而乙患者则是及其迟钝或是难以发生。3、环境好坏的影响在温暖安静的环境里,同时皮肤湿润,思想集中,则灸感较易发生,而感传速度也较快。反之,在寒冷,喧闹,皮肤干燥,同时和别人交淡思想分散时,则灸感多迟钝或不能被感知,而速度也较慢。4、病灶轻重的影响灸感与病程的长短及病史的轻重有一定的关系,病轻者灸感相应性也就增强和出现;病重久者则各种灸感自然就会迟钝与减弱。5、操作的手法与心态操作者技法熟练,认真耐心与急躁生疏,草率怀疑,也是影响灸感与灸效的一个重要因素。#艾灸操作指南#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灸感灸感有哪些分类艾灸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