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经将儿童和孕妇定义为新冠病毒易感人群。那么在这个特殊时期,如何做好各个方面的防护工作,让孩子免于感染或者降低孩子感染发生的风险?一旦接触了可疑的人,如何处理、就医?这些问题家长都应了解。为此,成医院组织了该院专家共同编写了针对儿童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的科普小手册,为家长提供一些有效可行的方法。
↑图据东方IC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病毒家族中的一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因其在电镜下形似“王冠”而得名,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也可引起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
冠状病毒除了感染人还可以感染猫、犬、蝙蝠等多种脊柱动物。
新型冠状病毒是由于冠状病毒抗原性发生变异而产生的,由于人群缺乏对此类病毒的免疫力,因此人群普遍易感,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二、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自新型冠状病毒暴发以来,第一个14天已经过去了,然而形势依然严峻,如今我们已经迎来了第二个14天,那大家都清楚病毒是怎样传播的吗?
↑新冠状病毒病的传播途径
三、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的临床表现:
①成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
②儿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精神不佳等。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发热是新冠病毒感染的常见临床表现。
但是如果宝宝发热了怎么办呢?医院担心宝宝病情加重,去医院又会担心增加感染的风险。尤其对于患有儿童慢性疾病:如肾脏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等疾病的患儿,免疫功能低下,自身免疫功能不健全,感染的风险更大,因此,对儿童发热做以下科普宣教。
发热是身体对抗入侵病原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使机体各种功能受累,从而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儿童发热最主要的原因是感染,比如病毒、细菌、真菌或是支原体等病原的感染,除发热外,还可以表现为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症状。
对于普通患儿而言,对症治疗、积极控制感染即可,而对于慢性疾病患儿而言,其机体免疫低,感染不易控制,还有可能诱发原发疾病反复,则需要引起大家的警惕。
如果小朋友发热了,不要紧张,我们首先要做退热处理,体温低于38.5℃时,可以适当减少衣被、温水擦浴,多喝温开水,补充水分,进行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尤其是有高热惊厥病史患儿,需要即时口服退热药物,儿童常用退热药为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但是要注意药物剂量。
如果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抽搐、精神萎靡、呼吸急促、脱水等表现,这种情况十分危险,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患儿情况,完善血常规、病原学等检查,明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如:肾脏病患儿,需要注意其小便情况,肾病综合征患儿感染有可能会诱发尿蛋白反复,可以先在家使用试纸动态监测患儿尿蛋白情况,如果尿蛋白正常,可以先积极抗感染治疗,但如果患儿出现浮肿、少尿、蛋白尿、肉眼血尿等情况,建议立即至专科门诊就诊。
当然对于疾病最好的应对措施还是预防其发生,对于小朋友而言,就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减少感染的风险。
四、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与流行性感冒的区别?
流行性感冒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体温可高达39.0℃-40.0℃,可伴有畏寒、寒战,常有咽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多伴乏力、食欲减退、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儿童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多于发病后3-4天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等症状会持续1-2周。流感可以并发肺炎、心脏、神经系统损害,但总体预后良好。
儿童冠状病毒病特点尚没有大样本的临床资料,但根据现有临床病例资料提示发病初期与流感类似,婴幼儿症状可不明显,很容易混淆。
随着病情进展(多在病程1周后),可出现呼吸困难、腹泻加重,如呼吸过快、呼吸费力,出现明显的缺氧表现,婴幼儿表现为张口呼吸、喘息、呻吟、鼻翼煽动、点头呼吸,甚至出现颜面紫绀、三凹征等呼吸衰竭症状及其他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危害很大。
五、家长如何帮助儿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了解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和临床表现,那我们应该如何去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呢?家中有小朋友的宝妈们是不是特别担心呢?别着急,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怎样帮助宝宝和自己更好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
正确选择口罩
不要选择:纸质口罩,棉布口罩,海绵口罩,活性炭口罩
可以选择: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不带呼气阀)
儿童选择:儿童N95医用口罩,儿童医用防护口罩,儿童医用口罩,一岁以下小朋友不能佩戴口罩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①鼻夹朝上,深色面朝外
②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
③双手指尖延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触压,贴近鼻梁
④调整口罩,充分贴合面部
儿童可能会抗拒戴口罩,可选择带花纹的医用口罩,年长儿可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让小朋友知道戴口罩的好处,佩戴时为小朋友调整好口罩,使其更加舒适,另外,年龄小的儿童不建议长时间戴口罩,在戴口罩的时候应该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