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第一口”真的那么重要吗?
昨天下午去老家看表姐家的儿子,快6个月了,她婆婆笑着说:“我孙子开荤了!”说起“开荤”,我想起了我女儿添加辅食时的发生的事情。
记得当时还跟婆婆吵了几嘴,原因就是这个辅食的“第一口”到底要吃什么,婆婆非要按老家的规矩来,第一口必须开荤,也就是吃鱼。后来还是老公出面跟婆婆说道,这才没“开荤”。
关于宝宝的“第一口”,我发现了很多重要的说法。
例如出生后的第一口“开路奶”,有很多的专家都说奶粉的特定口味容易引起宝宝脑部反射性记忆,导致宝宝排斥母乳和其他奶粉,从而降低木府喂养率。意思就是说宝宝喝了有味道的奶粉,便会对清淡的母乳食物兴趣。
除了宝宝会对味道的挑剔之外,还有就是关于“第一口”对宝宝味蕾的一些影响,所以宝宝的“第一口”要选对,不然会伤害到宝宝味蕾的发育,导致宝宝偏食挑食。
今天小编特地整理了一下宝宝的“6个第一口”,希望可以帮到你和宝宝。
1、第一口食物:母乳
母乳是宝宝的最理想食物,其营养成分非常适合宝宝的生长发育。产后第一次喂奶称之为开奶,开奶时间越早,母婴喂养的成功率也越高,最佳开奶时间是宝宝出生后的10-30分钟内,这时候的宝宝吸吮发射最强,也是他们最清醒、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因此对母乳喂养的成功展开最为有利。
产后7天内所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量较少,由于含有胡萝卜素,故颜色为淡黄色,含有商量脂肪及大量蛋白质,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但更重要的是,初乳中含有抵抗疾病的物质—免疫抗体,另外还能防止新生儿产生过敏反应,这些正好都是新生儿所需要的。
如果此时新手妈妈出于担心和不自信给宝宝加了奶粉,那么你的身体会认为你不需要乳汁从而减缓分泌进程。
宝宝第一口母乳建议时间:新生儿出生后30分钟内。
2、第一口辅食:强化铁米粉
宝宝的第一口辅食首选强化铁的米粉,因为米粉易消化,不易过敏,其次是到了6个月,宝宝身体里的铁也开始缺乏,所以需要从食物里摄取。
建议时间:4-6个月
冲泡米粉的小窍门:
先加米粉,再加少量水,用勺子搅拌,等完全拌开之后,再加入水,直到不稀不稠的程度。
冲泡米粉常见的几个误区:
1)自己做的米粉是最好的、纯天然的。事实上,自制米粉不仅难以确保卫生,而且在烹制时营养容易流失。而成品米粉一般是按照宝宝的需要进行营养调配的,在加工过程中强化了一些营养成分。
2)米粉要用开水冲。事实上,冲调米粉的水温太高,里面的营养就会流失,而水温太低,米粉就不容易溶解,宝宝吃了也不容易消化。最佳冲调温度是60-70℃。
3)米粉冲的越浓越好,这样宝宝吃得饱。事实上,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
4)米粉里加点糖或者盐,味道更好。事实上,米粉有它自己的味道,另外1岁以下的宝宝食物中,是不需要加任何调味料的。
5)用奶瓶喂米粉,宝宝更容易吃。事实上,米粉本就是辅食,应该让宝宝试着用勺子
6)宝宝吃米粉要一直吃到断奶。事实上,米粉只是辅食阶段的一个过渡,宝宝7个月后就不应该只喝糊糊了,可以尝试着添加其他的稀饭或烂面之类的辅食。
7)米粉可以当宝宝的主食。事实上,辅食肯定就是辅助的食物了,宝宝最需要的营养依然来源于母乳和配方奶粉。
3、第一口菜泥:土豆泥
最先选择的菜泥应该是根茎类菜泥,例如胡萝卜、土豆泥等,因为这些食物纤维较为细腻,对宝宝的肠道刺激小。
建议时间:宝宝6个月
土豆泥做法:
首先将土豆洗净去皮切换,然后放入锅中蒸熟,最后用料理机打成泥即可。
土豆不宜搭配:西红柿,香蕉
适宜搭配:黄瓜,牛肉,南瓜
4、第一口果泥:苹果泥、香蕉泥
第一口果泥应该是苹果泥或者香蕉泥,因为这两类水果不酸,属于温性水果,更适合宝宝的口味,而且不易引起腹泻。
苹果泥做法:
首先将苹果去皮切块,然后用料理机打成泥即可,也可以直接蒸熟打泥,这样还有助于治疗腹泻。
香蕉泥的做法:
首先将香蕉洗净,然后剥去白丝,最后把香蕉切成小块,放入料理机打泥。
添加时间:6个月
5、第一口肉泥:鸡肉泥
宝宝在辅食添加2个月后。就可以尝试着少量的添加肉类了,当然首选为鸡肉泥或者鱼肉,像虾,容易过敏,所以不作为首选。
鸡肉泥做法:
首先将鸡肉洗净切块,然后上锅蒸熟,最后用料理机打成泥。
添加时间:宝宝7-8个月
6、第一口粗粮:玉米米糊
玉米种富含蛋白质、淀粉、维生素、纤维素及多种矿物质,保证宝宝身体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
玉米米糊的做法:
将玉米下锅煮熟,煮熟之后将玉米粒用刀切下来,然后加水用料理机打成泥,可以混合米粉一起,这样味道会更好。
玉米不适宜搭配红薯,适宜搭配山药、鸡蛋。
添加时间:7个月
最后提醒各位妈妈:每次给宝宝尝试一种新的食物时,第一次给宝宝吃太多,注意观察宝宝的消化情况,并看看有无过敏反应。如果消化得好,可以适当慢慢添加。如果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添加此种食物或者等宝宝再大一些的时候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