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泻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有哪些
TUhjnbcbe - 2025/4/18 17:00:00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年龄息息相关,已经成为影响中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6%,,其中男性发病率为23%,女性发病率为49%。骨折则是骨质疏松后的严重后果。

一、认识骨质疏松症危害的严重性

骨质疏松症是目前困扰老年人群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是潜伏在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中“静悄悄的杀手”,严重时可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很多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在发生骨折前没有明显疼痛或其他临床症状,然而这种全身性疾病已经悄无声息地在人体中慢慢进展,使患者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骼“变脆”,直到发生了脊柱、髋部和腕部的骨折才被察觉,对人体健康有多方面的危害。

二、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决定因素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骨量降低的慢性疾病,一般影响人体骨量的有两大因素:峰值骨量(peakbonemass,PBM)的高低和骨流失的量与速度。

人体一般在25~35岁达到人体骨量的最高值。PBM越高,发生与绝经或者增龄相关的骨质疏松症则越晚。研究已证实,人体PBM的形成70%~80%由遗传因素决定,同时营养状况、生活方式和其他全身性疾病对PBM也有影响;而骨量的流失速度一方面与性激素的减退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增龄相关。人体骨骼不间断地在进行新陈代谢作用,即骨重建,通过骨吸收和骨形成达到平衡。当多种原因造成骨吸收的速度快于骨形成或者骨形成速度明显减缓时,可最终引起骨量的丢失,导致骨质疏松。

三、骨质疏松症的易发人群

1.高龄和女性都是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的人群。

种族、年龄、女性绝经年龄和骨质疏松症家族史等因素是我们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因素。人类的骨骼在16~18岁后停止生长,但是骨密度会持续增加到将近30岁,这时的骨形成稳定的平衡。在35岁左右,作为自然衰老的过程的一部分,骨丢失开始以非常缓慢的速度逐渐增加。这个过程是男、女性都要经历的,但女性本身骨骼的体积就较男性小,在50岁左右又有一个女性独有的生理过程——绝经。可以看出,高龄和女性都是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的人群。

2.骨质疏松症具有家族倾向性。

“有其母必有其女”这句话特别适用于骨质疏松症,如果您的父母患有骨质疏松症,那么您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就要比其他人高。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取决于年轻时获得的峰值骨量的高低以及老年后骨量丢失的速度,二者尤其是骨峰值主要由遗传决定。遗传因素对年轻时骨峰量的峰值高低、随后的骨质丢失速度及骨质疏松症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年轻时骨密度峰值相对低和随后骨质丢失快的患者、家族中有骨质疏松史的患者较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3.由于个体自身原因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低体重、性腺功能低下、吸烟、过度饮酒、饮过多咖啡或浓茶、体力活动缺乏、制动、饮食中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摄入少和光照少)、有骨代谢的疾病或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四、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1.经常不规律睡眠,如长期加班熬夜、开夜车,长期饮用咖啡、碳酸饮料高钠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会影响钙质吸收与体内雌激素水平,造成骨质疏松症。

2.盲目减肥

长期盲目不合理减肥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同时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很多人尤其是部分女性节食后体重虽减轻,但骨密度也会随之下降。脂肪是身体摄取钙等营养素的重要桥梁,同时适量脂肪也有利于雌激素生成,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及骨形成。另一方面,节食减肥时很少摄入主食和肉类,饮食以蔬菜和水果为主。大部分蔬菜、水果的钙含量很低,大量进食蔬果后富含的膳食纤维还会妨碍钙的吸收。

3.缺少日晒

紫外线有助于促进维生素D合成,维生素D是骨骼生长的必备营养素,在日照不足的国家,质疏松等骨病的发病率也较高。

4.运动量少

骨骼在力学刺激(包括体重对骨骼形成的重力及运动时肌肉为克服重力而对骨骼施加的力)的作用和引导下,完成了骨骼的塑形和微结构的塑建,骨量、微结构和骨强度均与所受的力学刺激息息相关,适量的运动可增加PAM和减少骨量丢失。适量运动除了可以增加骨量外,还可以提高雌激素和睾酮水平,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相反,缺少体力活动可导致肌肉萎缩、肌力下降,骨骼接受的力学刺激少,会加速骨量丢失,骨折风险也会增加。

5.过量吸烟

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导致骨密度降低,骨量减少,增加骨折风险。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影响钙的吸收,烟碱会抑制成骨细胞、刺激破骨细胞的活性。这种影响是缓慢的,在成年后期或老年期才会表现出来。香烟中的物质还可促进雌激素的分解,加速女性的骨量丢失。与不抽烟女性相比,吸烟女性往往绝经更早,同时也更早出现骨丢失。

6.过量饮酒

过量饮酒往往也与骨质疏松相伴,饮酒过度可引起营养不良和吸收障碍,均可使骨质形成和骨矿化减少。酒精会抑制成骨细胞功能导致骨量流失,破坏的骨质大于形成的骨质,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从而导致骨质疏松。另外,长期酗酒会导致酒精性营养不良,会加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五、如何快速知道自己是否有骨质疏松风险?

骨质疏松症是多因素疾病,而且每个人的易感性不同,因此对个体进行风险评估能够为尽早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提供帮助。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发布了骨质疏松症测试题如下,10个问题中只要其中1道题的答案为“是”,那就证明有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就伤到骨骼?

(2)您的父母有没有过轻微碰撞就发生髋部骨折?

(3)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

(4)您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厘米?

(5)您经常大量饮酒吗?

(6)每天吸烟超20支吗?

(7)您经常患腹泻吗?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以前就绝经了?

(9)女士回答: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怀孕期除外)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六、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早期表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微结构破坏,表现为骨脆性及骨折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甚至是在无外伤的情况下也易发生骨折。

1.骨骼疼痛

患者在出现骨质疏松症的前期,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在感觉到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骼疼痛的时候就需要多加注意。这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常见症状。这个时候会感到全身的关节活动不灵敏,并且会觉得关节出现不舒服的情况。但是痛感并不会很剧烈。但是当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的时候,疼痛感会加剧,并且发生疼痛的情况会增多。

2.弯腰驼背

患者因为出现骨质疏松症的情况,则会容易导致人体当中的脊椎难以承受身体的重量,因此患者的脊椎很容易会出现变形以及被压缩,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驼背弯腰的情况。

3.容易骨折

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逐渐下降,出门在外特别容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意外情况,在出现骨质疏松症以后,骨骼会变得更加脆弱,有可能患者简单地摔跤,而患者更是容易出现骨折的情况。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则是因跌倒而致的骨折发生,其主要原因包括:老龄患者,骨质疏松、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这是内在的因素;跌倒,低能量轻微的外力即可造成骨折,这就是外在的诱因。骨折本身并不可怕,但是骨折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却可以致命!

七、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抗骨质疏松的治疗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朝一夕的,它应该是一个长期坚持的治疗措施,如同内科疾病的高血压、冠心病一样。有的患者常常会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反正自己也已经骨折了,骨质疏松也治不好,再治疗也没用。这种观点需要纠正,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是防止骨折的发生,尤其是对那些已经历髋部骨折的患者更需防止再次骨折的发生。

在进行骨质疏松治疗前,医院进行专业的医学评估,完善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后再开始相关针对性、个体化治疗。其治疗措施包括基础防控措施、药物干预、手术治疗等。

1.补充适量钙质

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要注意钙的摄入量,多途径、多吃含钙食物来补钙。牛奶、海产品和绿叶蔬菜中含有较为丰富、可供人体吸收的钙离子。

2.摄入充足蛋白质

人到中老年需保证摄入满足机体营养需要的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单位,对骨基质的维护有很大作用,摄入充足的食物蛋白可对预防骨质疏松有一定帮助。

3.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预防骨质疏松要戒酒限酒,烟草和酒精中的有害物质及其毒素可致成骨细胞中毒、破坏,使得骨量降低而诱发骨质疏松。

4.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

适当的锻炼可增强骨质的强度,从很大程度上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5.适量摄入维生素D

比如通过增加日晒的方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可以引起体内一系列反应,形成活性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质吸收。

八、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关键在于获得较高的峰值骨量和减慢骨量丢失,所以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均衡饮食,戒烟限酒;充足日晒,合理运动。包括以下几点:

1.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使其达到推荐的膳食参考摄入量水平。

2.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避免静止的生活方式。

3.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过量饮酒和大量咖啡摄入等。

4.对于高危人群以及出现骨质疏松的个体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与保健医生进行交流,了解骨质疏松的知识和自身的骨骼健康状况。

1
查看完整版本: 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