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粤台共同校园” 的构想
[摘要] 粤台教育合作是粤台之间合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两地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搭建起“粤台共同校园”这一合作平台,那么,粤台两地教育事业将会在全方位的合作中实现最充分的双赢。我们不但可通过“共同校园”共同培养两地青少年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崇高理想和正确的历史观;还可以通过创办“共同校园”、建立师资互动机制、促进学生互动和召开教育论坛等活动来实现双赢。如果能再设立“粤台共同校园基金会”来保障和促进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那更是锦上添花了。粤台两地由于半个世纪来历史原因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两地教育产业的合作与交流的步伐缓慢,两地之间相互的优质师资、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教学管理模式等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得到最充分的共享和互补,不利于提升共同的教育质量和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粤台两地教育产业的共同发展,这的确是我们两地教育工作者心中的一大憾事。为了粤台教育产业的共同发展和美好未来,笔者斗胆建议粤台教育界共同努力,争取构建“粤台共同校园”,让两地教育产业在“共同校园”这一教育平台中得到最充分的合作,并在务实的合作中实现最充分的双赢。一、共同培养青少年学生崇高的理想共同理想是“粤台共同校园”的灵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责任,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两岸青少年学生是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的未来和希望,振兴中华民族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重任必将落在两岸青少年的身上。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强化对两岸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共同的崇高理想: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通过培养两岸青少年的共同理想,增强他们对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的责任感、使命感,以保证爱国报国薪火代代相传,后继有人。二、共同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正确历史观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两岸的历史教材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的史实描述和评论观点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这造成了两岸青少年对祖国历史的一些不同认识。我们可以利用“共同校园”这一教育平台,对两岸青少年进行正确而客观的中国历史和实际国情教育,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历史、面对现实和面对未来,把中国历史的真实面目原原本本地还原给我们的年轻一代。让他们从中国真实的历史中深刻地领悟到:两岸同胞有史以来血浓于水、亲如骨肉;两岸“和则两利,分则两害”。我们更要让两地青少年学生明白他们所承担的神圣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三、共同务实创造教育双赢局面1、建立“粤台共同校园”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在现代教育中担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它在扩大教育供给、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中扮演着甚为重要的角色。而目前粤台两地教育界要进行频繁的面对面交流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笔者建议参考一下汕头市台湾事务局主办的“汕台之间”站建立“粤台共同校园”,让两地教育界的学者、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校园”这一现代化信息平台进行教育信息的发布,并利用“校园”进行远程教育交流,努力让“校园”成为两地教育界学术的殿堂和心灵的客厅,从而更好地促进粤台两地教育文化事业的共同发展。2、建立师资互动机制由于半个世纪来两岸教育各自走过了不同的路,粤台之间的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其中有很多是可以互补的。例如:1)台湾的师资力量相对比较强大:台湾高中教师具有硕士学历的占40%,还有部分博士;2) 台湾教师的教学理念较有现代国际色彩:高雄第一科技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朱国光比较台湾和大陆的上课方式时评价说:“台湾老师上课更生动,内地的课堂还是比较呆板。”而广东中医药的师资力量比较强大,这正是台湾所急需的;广东的现代汉语师资和中国历史师资也比台湾相对有优势等等。因此,建立粤台教师的常态交流机制将可以让两地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实现双赢。据了解,武汉市和台湾的教育交流就搞得有声有色:1998年至今,武汉市共组织了6个教育团组到台湾交流;台湾教育界也有9批近百人次来武汉进行参访交流和学术研讨。笔者认为,粤台之间“地缘、人缘、血缘”紧密相连,粤台两地教育交流更应该大有作为。3、积极促进学生间的互动粤台两地学生间的双向互动是促进教育合作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两地学子之间频繁的交流不但可以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历史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感情,而且可以让他们在互相学习和互相帮助中更好地密切血浓于水的同胞感情。我们可以同时在两地间举办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书法、国画、作文、中国象棋等比赛;我们也可以举办像外语演讲、计算机技能、时装设计等较俱现代文化色彩的赛事。总之,我们要尽量探索各种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模式来让学生们切磋技艺, 密切感情。据了解,汉台之间“楚才杯”作文竞赛,从1994年开始,就尝试在台湾开设分赛场,吸引了近万名台湾学生的积极参加。“楚才杯”这样的活动策划很值得粤台学生活动赛事作参考.4、经常性召开“粤台教育论坛”先进而成熟的教育理论能很好地指导师生之间的教与学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教研的整体效果。因此,经常性地召开粤台教育教学理论研讨会将对提高两地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比如,1)、台湾的职业教育搞得比较成功,我们可以开展“粤台职业教育论坛”; 2)、现在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正成为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我们可以开展“粤台素质教育论坛”;3)、台湾教育中的“家校联系”做得不错:台湾学校的家长委员会经常帮助校方筹集社会捐资,争取社会支持,解决学校实际困难;在台湾学校接待来宾时除了校长,另外一位就是家长委员会主任。广东的“家长学校”建设正在积极探索中。因此,我们还可开展“粤台家校合作论坛”。 另外,台湾市民教育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多,对提高市民素质起了很大作用。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成人教育水平较高。而大陆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成人教育特别市民素质教育还未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我们也可开设“粤台市民素质教育论坛”。总之,粤台两地教育论坛内容丰富,只要两地教育部门能够积极配合和通力合作,那么“粤台教育论坛”将会有力地推动两地的教育理论创新和开创两地的教育事业新局面。四、设立粤台共同校园基金会为了更好地建设“粤台共同校园”,我们可广泛发动两地热心人士和单位共同来支持“粤台共同校园基金会”。基金会主要职能是积极鼓励和支持粤台教育交流合作,奖励在两地教育产业合作和创新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团体和个人。如果基金会能顺利运作,那么,“粤台共同校园”在促进两地教育合作交流上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果。的确,粤台之间的教育合作交流目前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如果我们两地教育界都能够“吾将上下而努力”来创建“粤台共同校园”的话,那么,粤台教育产业的合作交流将会取得更大成果。我们也将会为探索两岸教育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作者 汕头市渔洲中学 周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