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快乐
小编先祝各位读者儿童节快乐,生活再忙碌,希望我们都拥有一颗单纯明静的童心,不被生活压力所烦恼。节日得过,但也不忘记学习哟,今天带来的是诊断学重点,本人只是一名医学生,接受任何反馈,谢谢!
干货来啦
诊断学常见症状重点
第一节发热
1、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2、人正常体温36℃~37℃左右,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略有升高,但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
3、发病机制:致热源性发热和非致热源性发热。
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
外源性致热源多为大分子物质,特别是细菌内毒素分子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热源。
内源性致热源:如白介素、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等
4、病因: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
5、发热的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将发热分为:
低热:37.3~38℃
中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6、热型:(发热三天以上才能确定)
稽留热:体温恒定地持续在39~40℃以上的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驰张热:39℃以上,波动大于2℃。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肺炎。
间歇热:热短冷长,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波状热:高热期与无热期都较长,缓慢上升或下降持续数天。常见于布氏杆菌病等。
回归热:高热期与无热期较长,急剧上升持续数天。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等。
不规则热:发热毫无规律,常见于结核病、支气管肺炎、渗透性胸膜炎等等。
7、伴随症状:
伴随昏迷:先发热后昏迷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中暑、流行性脑脊液膜炎等,先昏迷后发热见于脑出血、巴比妥药物中毒等。
其余有伴寒战、伴结膜充血、伴出血等等
第二节皮肤粘膜出血
1、皮肤粘膜出血是由于机体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所引起,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限性i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难以止血为临床特征。
2、病因:
A血管壁功能异常
B血小板异常:血小板减少、增多和功能异常等。
C凝血功能障碍
3、皮肤粘膜出血表现为血液淤积于皮肤或粘膜下,形成红色或暗红色斑。压之不褪色。
4、伴随症状:
伴黄疸:肝脏类疾病
第三节水肿
1、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包括全身性水肿、局部水肿以及体腔内积液,但不包括内脏器官局部的水肿,如脑水肿、肺水肿等
2、发生机制:
A毛细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
B钠水潴留
C静脉淋巴回流障碍
3、病因:
心源性水肿:主要是右心衰竭。发生机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潴留以及静脉淤血。
常见特点: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颜面不出现水肿,伴随心脏增大、肝大、静脉压身高
肾源性水肿:见于肾炎和肾病,发生基本机制为钠水潴留。
常见特点晨起常有眼睑和颜面水肿,发展迅速,伴随高血压、尿检改变、肾功能异常
肝源性水肿:肝硬化是肝源性水肿的常见原因,主要表现腹腔积液,首先出现踝部水肿。门静脉高压症、低蛋白血症、肝淋巴液回流障碍、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等因素是水肿与腹腔积液形成的主要机制
肝硬化主要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两方面表现。
第四节咳嗽与咳痰
1、咳嗽和咳痰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咳嗽可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但剧烈咳嗽会导致呼吸道感染扩散,或引发自发性气胸。痰液是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或肺泡的渗出物,借助咳嗽将其排出称为咳痰。
2、病因:
A呼吸道疾病: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咳嗽最常见的原因。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B胸膜疾病
C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狭窄、左心衰引起的肺水肿
D中枢神经因素:大脑皮层发出冲动传到延髓咳嗽中枢后发生疾病
3、发生机制
咳嗽是由于延髓中枢受刺激引起的
咳痰是一种病态现象
4、临床表现
咳嗽:
干性咳嗽——咽喉炎、喉癌、支气管异物、胸膜疾病、二尖瓣狭窄等等
湿性咳嗽——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空洞性结核病等等
突发性咳嗽——气管吸入异物、刺激性气体、肿瘤压迫
发作性咳嗽——百日咳、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等
长期慢性咳嗽——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等
夜间咳嗽——左心衰、咳嗽变异哮喘等等
咳嗽声音嘶哑——声带炎症或肿瘤压迫
鸡鸣样咳嗽——百日咳、气管受压
咳痰:
铁锈色痰——典型肺炎球菌肺炎
黄绿色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金黄色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粉红色泡沫痰——肺水肿
恶臭痰——厌氧菌感染
第五节咯血1、咯血指喉部以下的呼吸气管出血,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呕血是指上消化道出血经口腔呕出;2、引起咯血的原因有很多,但以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为主。呕血一般是消化道疾病、胆道出血等3、咯血常见的病因有支气管疾病、肺部疾病(肺结核是我国咯血最常见的病因)、心血管疾病等。
咯血量的划分1)每日咯血量在ML内者属小量咯血;2)咯血量在~ML者属于中等量咯血;3)咯血量超过ML者属大量咯血。咯血问诊要点:病史、咯血的量及其性状、伴随症状。咯血的伴随症状1)咯血伴发热:见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2)咯血伴胸痛:见于肺结核、肺梗塞、支气管肺癌等;3)咯血伴呛咳:见于支气管肺癌、支原体肺炎;4)咯血伴脓痰:见于支扩、肺脓肿、肺结核空洞等;5)咯血伴皮肤粘膜出血:应考虑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6)咯血伴进行性消瘦:见于支扩、肺脓肿、支气管肺癌。7)咯血伴黄疸:须注意钩端螺旋体病、大叶性肺炎、肺梗塞等。
第六节呼吸困难
#肺源性呼吸困难:
三凹征:吸气显著困难,气道高度狭窄时呼吸肌极度紧张,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心源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平卧时加重,端坐时减轻,故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时,因急性肺淤血常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入睡后感到气闷而被憋醒,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等。#中毒性呼吸困难
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时,血中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强烈刺激呼吸中枢,出现深长规则的呼吸,可伴有鼾声,称为酸中毒大呼吸(库尔莫斯呼吸)。呼吸困难伴随症状1)发作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见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骤然发生的严重呼吸困难,见于急性喉水肿、气管异物、自发性气胸等2)伴发热:见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胸膜炎、急性心包炎、神经系统疾病等;3)伴胸痛: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渗出性胸膜炎、肺梗死、自发性气胸支气管肺癌、急性心包炎、急性心肌梗塞、纵膈肿瘤;4)伴昏迷:见于脑出血、脑膜炎、肺性脑病、急性中毒、休克型肺炎、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5)伴咳嗽、咳痰: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脓肿、阻塞性肺气肿并发感染等;6)伴咯粉红色泡沫样痰:见于急性肺水肿;7)伴窒息感:见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气管内异物及癔症;8)伴大量咯血: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第七节发绀1、发绀定义:是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致使皮肤与黏膜呈青紫色。2、发生机制:引起发绀的基本原因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绝对含量增多所致。当毛细血管血液的还原血红蛋白量超过50g/L,皮肤黏膜即可出现发绀。3、发绀原因1)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中心性发绀:由心、肺疾病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引起。特点:全身性发绀,除四肢与面颊外,亦见于黏膜与躯干的皮肤,但皮肤温暖。
①肺性发绀:各种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阻塞、肺部疾病、胸膜疾病。
②心性混合性发绀: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艾生曼格综合症。周围性发绀:由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特点:常见于肢体末梢与下垂部位,如肢端、耳垂与鼻尖,这些部位的皮肤冰冷,加温或按摩使其温暖,发绀可消退。
①瘀血性周围性发绀: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局部静脉病变(血栓性静脉炎、综合症、下肢静脉曲张)。
②缺血性周围性发绀:重症休克,由于周围血管痉挛收缩,循环血容量不足,血流缓慢,周围组织缺氧,致皮肤黏膜呈青紫色。混合性发绀: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并存,可见于心力衰竭。2)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含量达到30g/L时,即可出现发绀,见于亚硝酸盐、氯酸钾等中毒。硫化血红蛋白血症:含量大于5g/L,即可出现发绀,发绀时间长。4、发绀的伴随症状1)伴衰竭表现和意识障碍:见于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急性中毒、休克、急性肺部感染、急性心功能不全等;2)伴杵状指(趾):说明较重,病程长,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某些慢性肺部疾病;3)伴呼吸困难:突然发作者见于急性呼吸道梗阻,活动时发作者见于心功能不全、肺疾患。第九节心悸1、病因:心悸常见于心脏病患者,但心悸不一定有心脏病;反之,心脏病也不一定发生心悸。生理性健康人在剧烈运动或精神受刺激后,也可因饮酒、浓茶、咖啡、大量吸烟后,或应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素、咖啡因、阿托品、甲状腺素等,但历时短暂病理性心室肥大——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心病、先心病心输出量增加——发热、贫血、甲亢
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各种原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严重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或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心律不齐-过早搏动、心房颤动心脏神经症心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2、伴随症状:1)心前区痛:见于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心脏神经官能症。2)发热:见于风湿热、急性传染病、心肌炎、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3)晕厥或抽搐:常见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室颤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4)消瘦、出汗: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5)面色苍白无力:见于各种原因的急性失血。6)伴呼吸困难:见于急性心梗死、心包炎、心肌炎、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贫血。7)伴失眠多梦:见于心脏神经症。第十节呕血呕血出血量的估计1)出血量达5ml以上可出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2)达60ml可出现黑便;3)胃内蓄积ml时可出现呕血;4)出血量一次达ml以上可出现头昏,眼花,口干,乏力,皮肤苍白,心悸不安,出冷汗,甚至昏倒;5)出血量达~0ml以上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第十一节黄疸1、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升高致皮肤,粘膜,巩膜黄染称为黄疸.总胆红素在17.1~34.2umol/L时,常无黄疸出现,叫隐性黄疸。超过34.2umol/L可出现皮肤、粘膜、巩膜黄染,称为显性黄疸。
3、黄疸的分类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3、黄疸伴随症状1)伴寒战、高热:见于急性胆道梗阻、急性胆道感染、急性溶血、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2)伴腹痛:右上腹阵发性绞痛,见于胆道结石或胆道蛔虫症;右上腹持续性疼痛,提示急性肝炎、肝脓肿或肝癌。3)伴腰痛、血红蛋白血尿:见于急性溶血。4)伴贫血、脾肿大:可见于慢性贫血性溶血。5)伴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见于肝细胞性黄疸。6)伴皮肤瘙痒、心动过缓:见于梗阻性黄疸。第十二节尿急、尿频与尿痛膀胱刺激症:尿频,尿急,尿痛。尿频尿急尿痛伴随症状1)伴发热:见于急性盆腔炎、阑尾炎、结核、泌尿道感染;2)伴血尿:见于急性膀胱炎、膀胱肿瘤。3)伴脓尿:见泌尿道感染、结核。4)伴排尿困难:见于前列腺增生症。5)尿频伴多尿、烦渴、多饮:见糖尿病、尿崩症、精神性多尿、原发性甲状腺亢进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6)伴尿失禁:见于神经源性膀胱。第十三节意识障碍1、意识障碍的病因
1)颅脑疾病
非感染性:①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高压脑病。②占位性病变:脑肿瘤、颅内血肿、囊肿等;③颅脑外伤: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颅骨骨折、脑震荡等。④癫痫:
感染性:各种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脑寄生虫感染。
2)全身性疾病非感染性:①心血管疾病:如阿斯综合症、重度休克。②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如肝性脑病、肾性脑病、肺性脑病、糖尿病性昏迷、粘液水肿性昏迷、垂体危象、甲状腺危象、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昏迷、乳酸酸中毒、低血糖、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③中毒:包括工业毒物、药物、农药、植物或动物类中毒等。④物理性损害:如日射病、热射病、电击伤、溺水等。感染性:急性感染性疾病:各种败血症、感染中毒性脑病等。2、意识障碍表现
1)意识觉醒
①嗜睡:表现为持续性睡眠;为一种病理性倦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②昏睡:表现为熟睡状态;表现为接近于人事不省,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或在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醒时答语含糊或答非所问。③昏迷:表现为意识丧失.(浅昏迷和深昏迷)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各种反射随着意识障碍加重表现为减弱或消失。按其程度可分为轻度昏迷、中度昏迷、重度昏迷。2)意识内容障碍①谵妄: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障碍,伴错觉,幻觉,躁动不安谵语;是一种以兴奋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躁动、言语杂乱。②醒状昏迷:表现为觉醒状态存在,而意识内容丧失。3、意识障碍的伴随症状1)发热:先发热后意识障碍见于严重感染性疾病,先意识障碍后发热则多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引起发热。2)高血压: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肾炎或颅内高压3)呼吸缓慢:呼吸中枢受抑、颅内高压、吗啡巴比妥类或有机磷中毒。4)呼吸深大: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酮症、乳酸酸中毒。5)瞳孔缩小:吗啡、海洛因、巴比妥类、有机磷中毒;6)瞳孔散大:低血糖昏迷、酒精中毒、癫痫。瞳孔散大单侧颅高压致病侧颞叶沟回疝。7)脑膜刺激征: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
图片来源:网络
往期文章医学免疫学笔记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