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不用做,就是吃了绿豆糕,拉肚子”
65岁的大爷怎么也想不到
一个小小的腹泻
在12小时后要了他的命
这起病例
是一位医生写下的
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
他说自己写的时候
内心非常沉重
这是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因为腹泻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急诊。
在看见他的那一刻,我感觉到了病重的气息,意识到了那些潜伏的致命威胁。但是,我却从没有想到我会在五个小时后内心沮丧到身心俱乏。
“我肚子痛,拉肚子,可能吃了过期的绿豆糕。”患者的主诉很明确,七个小时前开始出现上腹痛和反复稀水样腹泻。
最近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急诊和腹泻病门诊出现了越来越多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者。
“能输点消炎药吗?”患者的妻子打断我的问诊,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我要首先明确病情,才能对症给药。”我很肯定地告诉她。
因为患者有些苍白的面色引起了我的重视:“您的血压现在只有80/46mmHg,已经休克了,要做份心电图检查,再抽血化验一下。”
“检查不用做,就是吃了绿豆糕,拉肚子。”患者妻子否定了我的诊疗建议。
“不检查,就不知道指标高低?不知道指标高低,就无法对症治疗?”我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最担心的是:患者腹泻乏力,感染程度如何,电解质情况如何?患者休克,是否只是单纯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有没有合并其它情况?患者腹痛,真的只是胃肠道痉挛性疼痛?
“我们没有什么病,就是吃坏了东西!”患者妻子斩钉截铁。
家属还在喋喋不休,不肯配合,时间一点一点流逝。
我有些着急:“高血压和糖尿病还不是病吗?我不管你以前如何,我只知道你现在需要做这些检查。”我站起身,示意患者跟随我前往抢救室。
或许是看见我态度比较坚决,家属再也没有说话。
第一份心电图并没有明显的异常。
“打开静脉通路,留取血标本,然后用0.9%氯化钠快速补液,监测血压/心率/尿量。”我叮嘱完护士后便准备开医嘱。
然而,就在距离我做完第一份心电图不到4分钟,患者的病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快过来,室颤了!”护士尖锐的声音让我内心出现了一丝慌张。
一个箭步冲到患者窗前:胸外按压、电除颤、肾上腺素........
幸运的是,在患者病情巨变之前,护士已经打开了静脉通路。不幸的是,顽固而强大的心电风暴让人难以招架。
按压,除颤,呼吸机,深静脉,多巴胺,去甲肾,肾上腺素,利多卡因,艾斯洛尔,氯化钾,硫酸镁......
谈话,下病危,签字,汇报,会诊......
最终我们还是没有敌过死神,在距离患者第一次腹泻仅12个小时之后,便眼睁睁地看着他被死神所吞噬。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患者的病情会突然的恶化,又怎么会突然出现如此严重要命的心室电风暴?”
其实,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患病,更加不会莫名其妙地突然出现病情变化。现实中,有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那些发生在身体内的细微变化和求救信号。
很少有人知道,特别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病中老年人来说,发热、腹泻、呕吐、纳差、大量出汗后的电解质紊乱,往往可以诱发严重的恶性心血管事件。也很少有人知道,有些不典型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是以腹痛为首发的临床表现。
这位年逾六旬的男性患者,常年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大多数情况下心脏便存在或轻或重的问题。在出现腹痛腹泻后,患者和家属都没有在意,只不过认为这只是普通的拉肚子而已。腹痛不缓解、乏力明显后,医院输液的目的出现在医生的面前。医院后,由于家属的偏执和对医学知识的匮乏,又干扰医生诊疗。这些都是导致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
对于这位患者来说,最大的可能便是多次腹泻后电解质紊乱,加之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存在,最终诱发了心脏异常。至于心室电风暴的发生则主要和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希普系统传导异常、B受体反应性增高等等因素有关。
患者被殡仪馆工作人员带走了,一条鲜活的生命骤然凋零了。空荡荡的抢救病床上不仅留下了患者的生命,也留下了我和同事的汗水。严重低钾血症和休克,或许便是真正的杀手。
只是腹泻,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我之所以写下这个诊疗经历,就是想告诉所有人:夏天到了,腹泻病人也多了起来,如何避免高危人群发生腹泻,发生后如何能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01
不要食用生冷的食物;冰箱隔夜食物尽量不食;冰镇冷饮尽量不要食用;烧烤、田螺、小龙虾等可能不干净的东西不要食用。
02
要知道有时候心肌梗死可以没有胸痛,只是腹痛;也要知道严重的呕吐、腹泻、发热、出汗也可以诱发心脏病。
03
患病时要多测血压血糖,一旦有风吹医院就诊。
我知道,要想改变国人传统观念,帮助更多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我们一直在努力。夏季腹泻多发,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更多人看到。
大家都在看...
?警惕
出现这些症状请拨打!耽误1分钟多死万个脑细胞!牢记急救口诀→
?警惕
寄生虫多达条,严重可致死!多地已出现这种东西,千万别误食...
?提醒
天热了,空调能不能开?中央空调安全吗?专家给出这些建议...
来源:最后一支多巴胺、三甲传真
编辑:洁妹责编:邹向东
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