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人员高度密集,是聚集性传染病疫情的高发场所。9月份以来,在全国发生多起诺如病毒感染等学校聚集性传染病疫情。
东西湖区疾控中心提示: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在做好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的同时,也要做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
接下来,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吧!
01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潜伏期
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临床表现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预防措施
1
戴口罩,重防护。要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的习惯,在通风不良的密闭场所或者与他人距离小于1米的室外场合必须佩戴口罩,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医疗机构就诊或陪同时要全程佩戴口罩。不要随意将口罩拉下,露出口、鼻,甚至摘下口罩。
2
勤洗手,讲卫生。洗手与戴口罩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个人防护手段。外出归家后、饭前便后、接触公共设施或物品后等情况下,应当用流动的水、肥皂等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湿巾等进行消毒。
3
少聚集,不扎堆。要牢记“一米线”,人际交往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不要扎堆,不要聚集,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尽量缩短在公共场所的停留时间。
4
勤通风,重保暖。在空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居家每天开窗2-3次,每次20-30分钟。秋冬季早晚温差较大,适时增减衣物,注意防寒保暖,在开窗通风过程中不要着凉。
5
捂口鼻,守礼仪。咳嗽、打喷嚏时要屈肘或用纸巾遮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避免与有发热、咳嗽症状者近距离接触,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要随地吐痰。
6
勤锻炼,强体魄。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户外活动,如慢骑车、跑步、打乒乓球、游泳、散步等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机体抗病能力。生活规律、合理膳食、睡眠充足,注意休息、不劳累、不熬夜。
7
分生熟,拒野味。生熟食物分开存放,烹饪过程分开操作,肉蛋奶及水产品要充分煮熟后食用,不食用变质食物;不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减少前往售卖水产品等活体动物市场的频次,尽量避免与活禽接触。
8
有症状,早就医。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家里备好体温计、口罩和常用药品,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时,在全程做好防护、规范佩戴口罩的基础上,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进行健康排查和诊治,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02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主要有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病毒(例如甲型H1N1)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每年冬春季节为流感的高发期,主要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流感一般表现为突然发病、高热、咳嗽、畏寒、流涕、鼻塞、咽痛、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儿童流感有时伴有胃肠症状,包括恶心、呕吐、拉肚子等。
一般情况下,病程一周左右,少数人遗留咳嗽症状,部分老年人、孕妇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往往引起重症或死亡。
预防措施↓↓↓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轻掩口鼻的卫生习惯。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开窗换气。
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例患者,必须接触时,应配戴口罩。
若出现流感样症状,应立即停课或离开工作岗位,避免接触他人,同时应及时就医。
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十月正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期,请市民尽可能去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学生等,预防流感发生。
03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流行地区广泛,秋冬季节发病较多。
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人-人接触、呕吐粪便产生的气溶胶、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等方式传播。
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托幼机构、学校人群密集,易发生聚集性疫情。感染诺如病毒会出现感染性腹泻、急性胃肠炎的表现,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症状,每日腹泻多达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在感染人群中,儿童患者多出现呕吐症状,成人患者则腹泻较多,一般病程为2-3天。
预防措施↓↓↓
日常生活需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对于高发人群,尤其是低龄儿童,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的食物卫生,要喝开水,彻底煮熟食物(特别是贝类和海产),减少校外餐厅就餐,保证处理食物的人员和用具清洁。
学校和幼托机构要加强晨检和日间健康巡查,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对出现相关症状者要立即在校园临时隔离,并妥善处置呕吐物,避免发生聚集性疫情。
诺如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通常可自愈,一般给予补液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方法对症处理。
04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孩子,孩子主要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包括臀部都有可能,在皮肤出现小疱疹,或者粘膜上出现溃疡,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儿童传染病。
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在10-11月,还会出现一个秋冬季的小高峰。多种肠道病毒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半岁内的孩子因为有母传抗体的保护发病是比较少的,从半岁以后,发病逐渐增多
预防措施↓↓↓
建议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牢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15字防病口诀。
在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去人流量大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加强晨检、消毒等日常防护工作,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隔离。
家长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