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传染病高峰期之一,尤其是儿童。由于他们抵抗力差,自我防护不足,家长疏于照顾,往往成为易感人群。为了提高家长的防疫意识,减少儿童感染疾病的几率,家长有必要了解相关知识。
现在介绍以下几种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相关防治知识。
一、诺如病毒
什么是诺如病毒?
年诺如病毒出现在美国诺瓦克市一位急性腹泻患者身上,此后,世界各地陆续出现多种与之相似的病毒。年8月,第八届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其命名为“诺如病毒(Norovirus,NV)”
诺如病毒一年四季在全球流行,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都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期。主要感染对象是儿童和老人。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引起暴发。
为什么我们会被传染到诺如病毒?
感染途径广: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等传播,牡蛎等贝类食品和生鲜果蔬容易被污染。
传播方式多:主要是粪-口传播,也可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传播。病毒可以黏附在PM2.5颗粒大小的粉尘上,由鼻子吸入,通过呼吸道感染。
致病力度大:最少只需10-个病毒颗粒即可致病。
排毒周期长: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测到诺如病毒,但是患病期和康复后的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
感染了诺如病毒会怎样呢?
诺如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一般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及腹泻等。儿童患者以呕吐症状为主,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此外,也可见恶心、发热、腹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通常为自限性疾病,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不需使用抗生素。如果感染诺如,立即带其至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医院就诊。就诊后让孩子居家隔离休息,一方面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另一方面避免传染他人,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方可恢复正常生产、生活。从事保育、食品从业和制水等重点人员需症状消失后72小时且实验室检测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复工。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为何总盯着孩子啊?
因为孩子的抵抗力差。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7天。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会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可经胃肠道传播,也可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解除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又被称为“隐形手足口病”。相当一部分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和手足口病相同,而且都会出现咽喉痛、口腔内疱疹等症状,但是疱疹性咽峡炎不是手足口病。
1.洗手:洗手是最好的预防!不仅要给宝宝勤洗手,家人们也要一起洗儿童入园时、中小学生到校进班前、用餐前、如厕后、接触公共设施后、体育课后、做好卫生后和解除了鼻涕、唾液后均应及时洗手。洗手采用流动水,按照六部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
2.消毒:肠道病毒最怕紫外线和高温煮沸消毒,可以用这两种方式给宝宝的东西和家居用品消毒。同时家里经常通通风。
3.疫苗:6月龄-5岁的孩子建议尽早接种EV71疫苗。由于71型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的最常见病毒,接种该型疫苗可有效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
4.隔离:疾病高发期,尽量少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生病的宝宝待痊愈后最好在家继续隔离一周,以防传染给别人。
1.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服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2.幼托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3.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幼托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三、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具有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的特点,经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人群普遍易感,全年均可发病,暴发或流行具有一定季节性,常见于冬、春季。目前正值流感好发季节,由于气温低,开窗通风时间短,且多以室内活动为主,故易在幼托、学校等集体单位出现传播和发病,要谨防流感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儿童、老年人、孕妇和特定慢性疾病患者都是流感的高危人群。3-18岁的托幼和学龄儿童,是人群聚集、接触频繁群体,相互传播的概率更大,因此成为流感病毒感染率较高的年龄组。
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的关键
1.勤洗手。
2.在流感流行季节,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3.出现流感样症状后,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4.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互相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时。
5.当家长带着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和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四、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6个月以下婴儿较少见。其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水痘传染性极强,患者为唯一传染源,传染期一般从皮疹出现前1~2天到疱疹完全结痂为止。
1.学校、幼托机构等重点场所,注意开窗通风,做好晨检,消毒等工作。
2.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经济的方法。
1.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物、被褥、餐具等进行清洁和消毒。
2.定时开窗通风,但要注意防止患者受凉。
3.如有发烧情形,最好是以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烧法。要让病儿休息,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要多喝开水和果汁水。
4.要把指甲剪短,保持手的清洁,避免用手抓破疱疹。
5.患者要居家隔离至所有疱疹干燥结痂(一般不少于出疹后14天)。
五、流行性乙型脑炎
什么是乙脑?
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潜伏期为4~21天,整个病程分为三期:
1、初期:病程第1~3天,有高热、呕吐、头痛、嗜睡;
2、极期:病程第4~10天,头痛加剧,自好睡、昏睡至昏迷,惊厥或抽痉,肢体瘫痪或僵直,有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表现,深度昏迷病人可发生呼吸衰竭。颅内病变部位不同还可出现相应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此期持续10天左右;
3、恢复期:多数病人体温下降,神志逐渐清醒,语言功能及神经反射逐渐恢复,少数人会有失语、瘫痪、智力障碍等,经治疗在半年内恢复,半年后仍遗留上述症状称之为后遗症。
预防乙脑的关键是抓好灭蚊、人群免疫及动物宿主的管理。
1.灭蚊是预防乙脑和控制本病流行的一项根本措施。要消灭蚊虫的滋生地,冬春季以灭越冬蚊为主,春季以清除滋生地与消灭早代幼虫为主,夏秋季以灭成蚊为主,同时注意消灭幼虫,灭蚊应贯彻“灭早、灭小、灭了”的原则,喷药灭蚊能起到有效作用,可灭成蚊、孑孓及虫卵。此外,应使用蚊帐、搽用防蚊剂及蚊香、灭蚊器等防蚊措施。
2.人群免疫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目前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疫苗有三种:鼠脑灭活疫苗、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和细胞培养减毒活疫苗。
家长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