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泻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多地高三开学出现发热症状,教育厅发布紧急
TUhjnbcbe - 2021/4/15 16:06:00
云南儿童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小编从山东省教育厅获悉,4月15日高三开学后,医院发热门诊接连收治有低烧发热症状的学生。医疗专家组对发热学生进行诊疗、调查并核酸检测,判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虽然有发热情况,但目前并未在复课的学生中发现新冠病毒确诊或者疑似病例,小编揪着的心暂时放了下来,家长们也不要过分紧张。

据专家介绍,春季是上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患者易出现低热,或伴有流涕、咳嗽等症状。一般而言,经就诊、化验、影像等检查,可以确认是否为上呼吸道感染。

春季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春季天气多变,时寒时暖,流感、水痘等春季传染病常出现。省教育厅梳理了6种春季常见传染病,大家可以对照症状,在警惕之余,也切勿恐慌。重点是注意个人卫生,做好预防。

0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患儿发病后1~7天均具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病,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一般持续2~3天。

-全身中毒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

-常有咽痛,而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

-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表现。

02

麻疹

麻疹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传播途径

人群普遍易感,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发病前2天到皮疹出现后5天都具传染性,主要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临床表现

-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主要表现发热、咳嗽、打喷嚏、流涕,眼皮发肿、流泪、怕光,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斑)。

-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

-通常2-3天内皮疹扩散到全身,维持4-7天。

-随后皮疹开始消退,脱屑、留下褐色斑痕,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03

水痘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1-14岁为高发年龄。

水痘传染性强,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临床表现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

-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

-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04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冬春季容易发生。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临床表现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

-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累及。

05

手足口病

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临床表现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06

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冬春季节高发。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容易被感染的地方有很多,特别是像学校食堂、餐馆等人群聚集的公共用餐地,所以,在公用场所用餐最好使用自己的碗筷。

临床表现

-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

-粪便为黄色浠水便,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

-诺如病毒潜伏期为24~48小时,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家校协同,做好预防

给学校的建议

1、落实晨、午、晚三检:每日落实学生晨、午、晚三检及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如患传染性疾病,需隔离期满才能上学。

2、严格管理病例:学校员工或学生出现出现发热、咳嗽、皮疹、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早离岗离校居家休息,切勿带病上班(课)。

3、及时报告疫情:发现病例异常增多时,要立即向当地疾控机构及相关行政部门报告。

4、加强开窗通风:加强教室、宿舍、午休室等场所的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搞好环境卫生:注意清洁打扫,定期做好玩具、教室、公用活动区等的清洁消毒工作。

6、加强健康教育: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勤洗手,打喷嚏要遮掩口鼻等。

给家长的建议

1、打疫苗: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容易造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如果有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建议通过打疫苗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2、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

3、勤清洁:经常打扫居室,常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食具、玩具和其他物品。

4、勤通风:少去或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又差的公共场所,家里每天要开窗通风。

5、勤观察:孩子身体不适,出现高热、呕吐、腹泻、皮疹等传染病可疑症状,医院诊治,不要带病上课。

6、吃熟食:食物必须煮熟煮透,特别是生蚝之类的海产品,即食蔬菜彻底洗干净。

7、清积水:及时清理门前屋后的各种积水,翻盆倒罐,清除蚊虫孳生地。

上学前的早餐怎么吃

最近网上流传一种说法“专家说早饭不许吃粥”,甚至还引发了崇洋媚外的争论,这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这一观点来自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4月15日,我国多个驻外使馆与上海市外办联合组织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视频讲座,张文宏教授与在欧中资企业、华人华侨、留学生进行的交流答疑中提出了下面的观点。

建议孩子吃2样东西,不吃就不上学

张文宏说:“你家里的孩子不管长得胖,长得瘦,喜欢不喜欢吃东西,这段时间他的饮食结构,你要超级重视。

绝不要给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营养,高蛋白的东西,每天早上准备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鸡蛋,吃了再去上学,早上不许吃粥。

我跟你们讲,现在中国的孩子早上只能吃鸡蛋、牛奶,还有高营养的三明治这些都可以吃,他不吃也不行,你说非要吃,不吃了不上学。”

小编认为,专家的话是有语境的,张教授面对的是驻欧洲的留学生和华人华侨,牛奶鸡蛋三明治不仅有营养,也符合当地的饮食习惯,如果建议豆浆大饼油条,恐怕还真是难买到呢。

其次牛奶鸡蛋三明治并非什么国家独有的食品,无论是在中国的餐厅,还是家庭饮食清单中都很常见,“崇洋媚外”实属过分解读。

为什么早餐“不许吃粥”?营养专家分析,张教授说的是我们传统的早餐习惯——喝白粥,加咸菜,再来点馒头/油饼/油条;或者干脆就只吃一大碗白粥。这种不健康的模式才是“不许”的。而不是简单的不许吃白粥。

白粥,顾名思义就是用白米煮成的粥。

现在的白米都是精制大米,在精制过程中,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都已经寥寥无几,本身营养价值就很低。煮成粥之后,只会更差。

从营养来看,粥里面水分很多,尤其是煮得稀的粥,其他的主要就是糊化的淀粉(碳水化合物)。它的营养构成非常单一,基本只能给人体提供能量和水,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他营养成分,都非常低。

而且,煮成了粥后,白米被熬得烂,白粥的消化速度比白米饭还快,对血糖控制很不好,饿得也快,非常不利于能量控制。就算作为主食,也不是一种好的主食。所以,白粥不是很好的选择,早餐还是少吃或者不吃白粥,更不能只吃白粥。

而孩子,正处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更高。如果还是按照传统中国的习惯,早餐就喝碗白粥,吃点咸菜,那显然是不健康的。长期这样吃,只会耽误身体健康成长发育。从健康角度,至少要保证每天的早餐中有蛋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而且,一杯奶、一个鸡蛋是比较健康而且容易操作的保障,也就成了很多人的推荐。

钟南山院士发表的健康饮食原则中也晒出了自己的早餐,一杯热牛奶、一个水煮蛋、几片面包、粗粮饼干、水果等种类丰富,营养价值高。早餐,不只是补充新一天的能量,还有助于我们在前一夜未进食后重新储存的能量。

综合专家们的建议,疫情期间要通过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早餐应该吃得丰富,不能光吃填饱肚子的碳水化合物,还要多一些有营养的蛋白质,还有各种维生素。

以上综合整理自山东教育头条、菏泽教育、新闻晨报、钱江晚报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地高三开学出现发热症状,教育厅发布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