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案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二卷·术)
江西一士人,为女妖所染,其鬼将别曰:君为阴气所浸,必当暴泄,但多服平胃散为良,中有苍术能去邪也。
探析
暴泄有因湿秽所致者,苍术性味辛、苦,温,气味雄烈,强胃健脾,燥湿,辟秽,升清降浊,故能止泻。
2原案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麻黄)
一锦衣夏月饮酒达旦,病水泄,数日不止,水谷直出,服分利消导升提诸药则反剧。
时珍诊之,脉浮而缓,大肠下弩,复发痔血。
此因肉食生冷茶水过杂,抑遏阳气在下,木盛土衰,素问所谓久风成飨泄也,法当升之扬之,遂以小续命汤投之,一服而愈。
探析
饮食不节,脾胃受伤,失降失司,阳气遏下,水湿不化以致水泄,李氏用小续命汤升之扬之,鼓荡遏下之阳气上升而取效。李氏圆机活法,借用治中风之剂以愈飨泄,可见其用药之妙。
3原案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车前)
欧阳公常得暴下病,国医不能治。
夫人买市人药一帖,进之而愈。力叩其方,则车前子一味为末,米饮服二钱匕。
探析
暴下即急性腹泻。“……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本案当为湿热所致。
车前子性味甘寒,有利水湿分清浊之功效,故能止泻。“云此药利水道而不动气,水道利则清浊分,而谷藏自止矣。”(《纲目》)
此旁开支流以治水气在下作乱,正是《内经》“其下者,引而竭之”的灵活运用。
4原案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半夏)
一男子夜数如厕,或教以生姜一两,半夏、大枣各三十枚,水一升,瓷瓶中慢火烧为熟水,时呷之,便已也。
探析
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湿胜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半夏味辛性温,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生姜辛温,能温中化饮;与大枣配伍,能调理脾胃,温胃健脾,益气补虚。
5原案
(《本草纲目》草部第二十卷·骨碎补)
昔有魏刺史子久泄,诸医不效,垂殆。
予用此药(骨碎补)末入猪肾中煨熟与食,顿住。
盖肾主大小便,久泄属肾虚,不可专从脾胃也。
探析
肾为胃之关,肾虚火不暖土可致久泄,治当首务温补下焦。
骨碎补性味苦温,温暖下元,猪肾煨热,可补虚暖肾,二者合用,故收功。
6原案
(《本草纲目》果部第二十九卷·桃)
一妇滑泻数年,百治不效。或言:此伤饮有积也。
桃花落时,以棘针刺取数十萼,勿犯人手。以面和作饼,煨熟食之,米饮送下,不一二时,泻下如倾。六七日,行至数百行,昏困,惟饮凉水而平。观此,则桃花之峻利可征矣。
探析
一般说来,久病滑泻应当采用补涩的治疗方法,但本案伤饮有积所致之滑泻,则需采用通因通用之法。
桃花性善走泄下降,峻利大肠,痰饮积滞得去,滑泻自止。
7原案
(《本草纲目》果部第二十九卷·栗)
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肾主大便,栗能通肾。
探析
《内经》云:“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
肾居下焦,若肾阳虚,肠失温养而阴寒盛,则肠鸣暴泄清稀,治必温补。
栗实,甘温,温肾补虚以主大便,培土实脾以利健运。
《纲目》云:栗实能益气,厚肠胃,补肾气。此寓食于药,简便效彰。
8原案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二卷·蜀椒)
一妇年七十余,病泻五年,百药不效。予以感应丸五十丸投之,大便二日不行。
再以平胃散加椒红、茴香、枣肉为丸与服,遂廖。每因怒食举发,服之即止。
探析
感应丸由百草霜、杏仁、木香、丁香、干姜、肉豆蔻、巴豆组成,具有温里散寒,行气消积之功用。主治中气虚冷,不能运化,寒积食滞所致的泄泻,腹痛,米谷不化等证。本案属此,故首用感应丸。
寒冷积滞减,则改用平胃散加味。蜀椒气味辛温,温脾胃,补命火,合之以平胃散、茴香、枣肉以增温中补虚,益火以消阴翳之力,故中下焦寒、湿致泻者宜用。
9原案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巴豆)
一老妇年六十余,病溏泄已五年,肉食、油物、生冷犯之即作痛。服调脾、升提、止涩诸药,入腹则泄反甚。
延余诊之,脉沉而滑,此乃脾胃久伤,冷积凝滞所致。
王太仆所谓大寒凝内,久利溏泄,愈而复发,绵历岁年者,法当以热下之,则寒去利止。
遂用蜡匮巴豆丸五十丸与服,二日大便不通亦不利,其泄遂愈。自是每用治泄痢积滞诸病,皆不泻而病愈者近百人。
探析
冷积凝滞,致泄伤中,此由实致泄,故需“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素问》至真要大论)。
《纲目》云:“巴豆气热味辛,生猛熟缓,能吐能下,能止能行,是可升可降药也”。
《汤液本草》云:“巴豆,若急治为水谷道路之剂,去皮心膜油生用;若缓治为消坚磨积之剂,炒去烟令紫黑研用。可以通肠,可以止泄,世所不知也。”
巴豆峻用则损阴亡血,用蜡缓用,则抚缓调中,妙在配合得宜。
I声明信息:本文选自:《本草纲目医案探析》张树生,王芝兰主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