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泻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药事专栏药源性腹泻相关药物及其防治
TUhjnbcbe - 2021/7/3 14:47:00

文章创作

作者:医院刘燕燕药师审稿:医院李沙沙副主任药师

药源性腹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副作用,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7%。它是指由于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大便次数异常增多或大便性状变化,可表现为水样便或带有粘液、血性水样便,通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高热、寒战、休克、昏迷,甚至死亡[1]。

发生机制及药物

凡是能引起胃肠道分泌量增加、吸收最减少、胃肠蠕动加速的药物,均可引起药源性腹泻,其发生机制从病理生理角度可分为以下7种[2]。

表1:药源性腹泻的发病机制及主要药物

机制主要药物摄入异常量的不易吸收和渗透活性溶质(渗透性腹泻)含镁抗酸剂、山梨醇、甘露醇、果糖等蔗糖替代剂、阿卡波糖、普萘洛尔等体液和电解质的吸收和分泌紊乱(分泌性腹泻)抗菌药、抗肿瘤药、双胍类、降钙素、地高辛、金诺芬、鹅去氧胆酸、秋水仙碱、双醋甘油、非甾体抗炎药、奥沙拉嗪、前列腺素、刺激性泻药(如酚酞)、噻氯匹定肠动力紊乱西沙必利、秋水仙碱、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和其他一些抗菌药、甲状腺激素、噻氯匹定肠道粘膜损伤(渗出性腹泻)抗菌药、抗肿瘤药、非甾体抗炎药、辛伐他汀、刺激性泻药、噻氯匹定脂肪吸收不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新霉素、卡那霉素)、金诺芬、双胍类、消胆胺、秋水仙碱、泻药、甲基多巴、奥曲肽、奥利司他、多粘菌素、杆菌肽、四环素肠道菌群失调抗菌药、抗肿瘤药、免疫抑制药、非甾体抗炎药组织学结肠炎非甾体抗炎药、卡马西平、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硫酸亚铁左旋多巴苄柳氮、辛伐他汀、噻氯匹定、长春碱、抗菌药物、抗肿瘤药、金诺芬、环孢素、非甾体抗炎药药源性腹泻的诊断[3]

1、仔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凡是在使用可导致腹泻的药物后出现排便次数异常、大便性状改变时,应首先考虑药源性腹泻。

2、严重或慢性腹泻,除少数可通过停药鉴别,通常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如病原体培养、血象、尿液、粪便等,来确定病因。

3、急性腹泻通常呈自限性,可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作出诊断。

4、在诊断药源性腹泻时,应与消化不良腹泻、感染性腹泻、过敏性腹泻等区分开。

药源性腹泻的治疗方法

1、抗菌药物[4]

几乎所有的抗菌药都能引起腹泻。通常情况下,该类药物引发的腹泻呈自限性,停药即可。但对于重症感染、不能立即停用抗菌药者,只能改用针对性强的窄谱抗菌药物,同时使用止泻药进行对症治疗,维持患者内环境稳定。应注意,抗胃肠蠕动止泻药应慎用或禁用于抗菌药相关性腹泻,仅在病因不明或病因明确而治疗效果不佳时使用。

发生伪膜性结肠炎的患者,除了停用可疑药物和对症治疗以外,还需要特定的抗菌治疗。首选甲硝唑,-mg,3-4次/d,疗程为7-10d;对于不能口服或口服严重影响药效的患者,可静脉点滴。次选万古霉素,0.25-0.5g,4次/d,疗程为7-10d,用药48h后起效。万古霉素耐受性好,但肠球菌易对其产生耐药,建议仅在严重危及生命的结肠炎、对甲硝唑过敏、怀孕和年龄10岁的情况下使用。如病情需要可联合使用甲硝唑和万古霉素。应注意出现伪膜性结肠炎后2个月以内不应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2、抗肿瘤药物[5,6]

据报道,许多抗肿瘤药物会导致10%以上的患者出现腹泻,如氟尿嘧啶、伊立替康、顺铂、甲氨蝶呤等。当治疗方案中同时使用多种抗肿瘤药物时,腹泻的风险会增加。

化疗相关性腹泻的治疗包括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且需要连续评估疗效,并排除严重容量不足、需要针对性干预和住院治疗的其他危险因素。

(1)无并发症的轻-中度腹泻患者,先接受非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补液、饮食调整和止泻治疗(洛哌丁胺,初始剂量4mg,然后每4h或排便后给予2mg)。

(2)重度腹泻者或伴有发热、脓毒症、出血或脱水等并发症的轻-中度腹泻者,需接受静脉补液、止泻药物治疗、评估电解质、心电图监测等。若伴有肠道感染还需使用抗菌药。

目前主要的治疗药物有以下4种:

1)肠蠕动抑制剂如洛哌丁胺、苯乙呱等

2)肠液分泌抑制剂如奥曲肽、生长抑素

3)肠粘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硫糖铝

4)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如培菲康、乳酸杆菌等

化疗患者经治疗后由于免疫力降低、肠粘膜受损,易发生消化道感染。一旦发生继发性腹泻,需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3、其他药物引起的腹泻

如非甾体抗炎药、促胃肠动力药、强心苷等,可根据原发病情况及腹泻程度选择减药、停药或换药,对症使用止泻、粘膜保护等药物。

4、微生态制剂治疗

该类制剂能恢复肠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抑制致病菌的生长,预防和治疗菌群失调及由菌群失调导致的各种病症,达到缓解腹泻症状的效果,如,培菲康、妈咪爱、整肠生等。应注意,活菌制剂与抗菌药和粘膜保护剂需间隔2h服用。

药源性腹泻的预防

1、仔细询问病史,尤其是药物性腹泻史;

2、要区分药源性腹泻与感染性腹泻、消化不良腹泻和过敏性腹泻等,以防延误治疗;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4、药源性腹泻与药物的种类、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有关,因此熟悉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合理安全的使用药物是预防药源性腹泻的关键;

5、治疗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年龄、肝肾功能而定;

6、年老体弱、婴幼儿、慢性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用药时,应监测给药剂量;

7、加强患者用药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ChassanyO,MichauxA,BergmannJF.Drug-InducedDiarrhoea[J].DrugSafety,0,22(1):53-72.

[2]刘婧娜,李红玉,苏海震.药源性腹泻例临床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15(11):-.

[3]张广求.药源性腹泻的诊治[N].医药经济报,9-07-23(A08).

[4]兰鹏,刘新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7(12):33-37.

[5]覃琬婷.中医药防治化疗相关性腹泻的Meta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

[6]AndreyevJ,RossP,DonnellanC,etal.Guidanceonthemanagementofdiarrhoeaduringcancerchemotherapy[J].LancetOncology,,15(10):e-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药事专栏药源性腹泻相关药物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