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泻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学习诊断学重点难点总结
TUhjnbcbe - 2021/7/16 13:59:00

常见症状总结

一.发热

(一)正常体温及变异

1.一天内下午体温较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女性体温高于男性,妇女排卵后体温较高(孕激素作用),年龄越大体温越低(但新生儿体温不恒定)。

2.正常体温为36~37度(腋测法),37.3~38度为低热、38.1~39度为中热、39.1~41度为高热、41度为超高热。

(二)发热的机制

1.致热源引起

其中IL-1、TNF、干扰素等称为内源性致热源(白细胞致热源),其余如病原体、抗原等为外源性致热源。

2.非致热源引起

可见于颅脑损伤(体温调节中枢异常)、甲亢(产热过多)、心衰(散热过少)等疾病。

(三)发热的过程

1.体温上升期

产热散热,体温调定点上移,有寒战,皮肤血管收缩,无出汗。

2.高热期

产热=散热,体温超过了体温调定点,无寒战,皮肤血管舒张,有出汗。

3.体温下降期

散热产热,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无寒战,皮肤血管舒张,大量出汗。

(四)热型

1.稽留热

体温维持在39度以上,波动不超过1度,主要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

2.弛张热

体温维持在39度以上,波动超过2度,主要见于败血症、化脓性炎症、重症肺结核(干酪性肺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风湿热。

3.波状热

高热期、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体温缓升、缓降,主要见于布鲁氏菌病。

4.间歇热

高热期、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体温骤升、骤降,主要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5.回归热

高热期和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才交替一次,主要见于霍奇金病。

6.不规则热

无明显规律,主要见于结核病、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

(五)伴随症状

1.发热伴单纯疱疹

大叶性肺炎、间日疟、流脑、流感。

2.发热伴昏迷

先发热后昏迷见于乙脑、流脑、中毒性菌痢,先昏迷后发热见于颅内出血、巴比妥中毒。

3.发热伴肌肉疼痛

钩体病。

二.水肿

(一)概述

1.水肿概念

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不包括内脏器官的局部水肿(脑水肿、肺水肿)。

2.机制

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为(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凡是影响上述四个因素,引起组织液的生成大于组织液的回收时,就可以产生水肿。

常见于肾病综合症、肝硬化引起的低蛋白血症,炎症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

(二)临床表现

1.心源性水肿

右心衰引起。水肿首先从足部开始,发展缓慢,移动性小。

2.肾源性水肿

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可引起。水肿首先从颜面部开始,发展迅速,移动性大。

3.肝源性水肿

肝硬化引起。多有肝硬化腹水、蜘蛛痣、门脉高压等伴随表现。

4.营养不良性水肿

慢性消耗性疾病(结核、肿瘤等)、重度烧伤引起。

5.其它

甲状腺功能减低可导致黏液性水肿,此水肿为非凹陷性水肿。

三.呼吸困难

(一)发病机制

1.肺源性呼吸困难

若为大气道梗阻将导致吸气性呼吸困难,可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均凹陷的三凹征表现;

若为小气道、肺泡梗阻将导致呼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哮喘、COPD;

若为肺呼吸面积减少将导致混合性呼吸困难,多见于重症肺炎、大面积肺梗死、大量胸腔积液和气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左心衰所致肺水肿。

2.心源性呼吸困难

左心衰首先出现的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典型的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心源性哮喘)。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机制和特点如下:

3.中毒性呼吸困难

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脑出血、脑脓肿可导致抽泣样呼吸(神经性呼吸困难);焦虑症、抑郁症、精神紧张可导致叹息样呼吸(精神性呼吸困难)。

5.血源性呼吸困难

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时可出现。

(二)呼吸节律

(三)伴随症状

1.呼吸困难伴双侧哮鸣音

支气管哮喘、急性左心衰。

2.呼吸困难伴奇脉

重症支气管哮喘、大量心包积液。

四.胸痛

(一)临床表现

1.心绞痛、心肌梗死

中老年人多见,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方、心前区、剑突下疼痛,可向左肩部、左臂内侧放射,多为压榨性、窒息性疼痛。

2.夹层动脉瘤

疼痛多位于胸背部,可向下腹部、腰部、腹股沟区、下肢放射,双上肢血压差别悬殊。

3.肺尖部肺癌(肺上沟瘤Pancoast癌)

中老年人多见,疼痛多位于肩部、腋下,可向上肢内侧放射。

4.反流性食管炎

胸痛的部位与心肌梗死类似,但性质为刺痛、烧灼样,与体位有关(在坐位时可减轻)。

5.胸膜炎

胸膜炎以纤维素渗出为主时胸痛明显,若以浆液渗出为主胸痛不明显。胸膜炎的胸痛会随呼吸加深而加重,可出现抑制性呼吸困难。

(二)伴随症状

1.胸痛伴呼吸困难

肺栓塞(三联征)、自发性气胸(结核、COPD可导致)、渗出性胸膜炎、心肌梗死(心梗后心衰导致肺水肿可出现)、大叶性肺炎。

2.胸痛伴吞咽困难

反流性食管炎。

3.胸痛伴咯血

肺栓塞、肺炎、肺癌。

五.腹痛

(一)发病机制

1.内脏性腹痛

是腹内某一器官的痛觉信号由交感神经传入脊髓引起,定位模糊、感觉模糊,多为钝痛。

2.躯体性腹痛

是壁腹膜、腹壁的痛觉信号由躯体神经传入脊髓引起,定位准确、感觉剧烈,局部腹肌强直,随体位变化后加重。

3.牵涉痛

是内脏痛觉信号传至脊髓节段后引起该节段支配的体表部位疼痛,定位准确、感觉剧烈,可有压痛和感觉过敏出现。

(二)临床表现和伴随症状

1.一般腹痛最明显的部位多为病变所在部位

进食油腻食物后右上腹痛考虑胆囊炎;

酗酒、暴饮暴食后上腹痛考虑胰腺炎;

剑突下钻顶样疼痛考虑胆道蛔虫;

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考虑消化性溃疡(饱餐痛考虑胃溃疡、饥饿痛考虑十二指肠溃疡);

突发中上腹刀割样疼痛考虑消化性溃疡穿孔;

与月经来潮有关的疼痛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

阵发性腹痛考虑肠梗阻。

2.腹痛伴血尿提示泌尿系统疾病;腹痛伴黄疸提示肝、胆、胰腺疾病;腹痛伴寒战高热提示有炎症。

3.反流性食管炎直立位可减轻疼痛;急性胰腺炎者弯腰抱膝位可减轻疼痛;胃黏膜脱垂者左侧卧位可减轻疼痛。

六.呕血及黑便

(一)概念

1.呕血是指上消化道出血后,血液经口腔呕出,可见于上消化道疾病、全身性疾病。上消化道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

2.便血是指血液经肛门排出,可见于下消化道、上消化道、全身性疾病。咯血指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和肺的出血,血液经口腔咯出。

(二)病因

1.食管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Mallory-Weiss(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多见于肝硬化所致的门脉高压)。

2.胃十二指肠疾病

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胃癌、Dieulafoy(胃恒径动脉综合征)、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多见于肝硬化所致的门脉高压)。消化性溃疡是引起呕血最常见的病因。

3.上消化道邻近器官组织疾病

胆道疾病、胰腺疾病。

4.全身性疾病

血液病、结缔组织病。

(三)临床表现

1.呕血与柏油样便

若出血量少、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使得血红蛋白与胃酸作用形成酸化正铁血红蛋白,呕出的血液多为咖啡样棕褐色,因此凡是胃内疾病出血者,当出血量较少时都可以出现咖啡样棕褐色的呕血。

部分血液会经过肛门排出,形成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小肠出血后经肛门排出可形成柏油样便,而结肠、直肠、肛管出血则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便。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消化道出血至少超过5mL,出现黑便提示出血至少超过50mL,出现呕血提示出血至少超过mL,可根据「5×50=」来记忆。

2.周围循环衰竭

失血量血容量的10%(失血mL),机体一般可代偿;

失血量达到血容量的10%~20%,可出现头晕、乏力等临床表现,此时根据Hb确定是否输血,若Hb70g/L则需要输血;

失血量血容量的20%,血压、脉搏等指标均会发生明显变化,可发生休克,此时需要输入浓缩红细胞;

失血量血容量的30%,患者周围循环衰竭,需要输入全血、浓缩红细胞各一半。

(四)伴随症状

1.出血伴上腹痛

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多见于消化性溃疡;老年人无规律的腹痛要考虑胃癌。

2.出血伴黄疸

出现右上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的夏科氏三联征要考虑胆道疾病。

七.咯血

(一)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二)咯血的病因

1.肺部疾病

肺结核、肺脓肿、肺炎。肺结核是引起咯血最常见的原因。

2.支气管疾病

支扩、肺癌、慢支炎。

3.心血管疾病

二尖瓣狭窄、肺栓塞、肺动脉高压。

4.血液病

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三)咯血的临床表现

1.年龄

青壮年咯血多见于肺结核、支扩、二尖瓣狭窄,中老年咯血多见于肺癌(尤其是吸烟者),儿童咯血多见于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常伴有低色素性贫血)。

2.咯血量

mL/d为小量、mL/d或mL/次为大量咯血。

大量咯血多见于支扩、肺脓肿、空洞型肺结核、二尖瓣狭窄。

3.性状

铁锈色血痰-肺炎链球菌-大叶性肺炎,

砖红色胶冻样痰-肺炎克雷伯杆菌,

暗红色-二尖瓣狭窄,

黏稠暗红色血痰-肺栓塞所致肺梗死,

浓痰带血丝-金葡菌-肺脓肿或小叶性肺炎,

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急性左心衰所致肺水肿。

八.昏迷

1.昏迷概念

属于意识障碍的一种,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

2.昏迷按其程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1)轻度昏迷

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角膜反射等可存在。

(2)中度昏迷

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剧烈疼痛刺激有反应,角膜反射等可存在,但减弱。

(3)深度昏迷

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各种反射均消失。

-END-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习诊断学重点难点总结